Page 123 - 2024年第55卷第9期
P. 123

算公式如下:

                                                         ∑  (Q sim  -Q ) 2
                                                                     obs
                                               RMSE=                                                    (3)
                                                       槡         n
              式中 n为数据个数。

              4 结果与讨论


              4.1 Grid - HBV模型的径流模拟结果 本研究采用蒙特卡洛抽样法对 Grid - HBV模型的网格参数进行
              10000组随机抽样,以 NSE为评价指标进行分类率定,所得径流模拟结果如图 4所示。相关评价指标
              见表 2。Grid - HBV模型径流模拟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纳什效率系数 NSE分别为 0.78和 0.81,整体模拟
              效果较好。在模拟径流- 实测径流散点图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数据点分布在 45°线附近,但流量值较大的
              数据点更多位于 45°线以下,各年最大日径流点大多位于红线下方,表明该模型在洪水模拟中存在一
              定的低估。这一点在模拟径流和实测径流过程线对比图中也有体现,高流量模拟值中有不少低于其对
              应的实测值。在低流量时,模拟径流过程线则多位于实测径流过程线上方,说明该模型在枯水期出现
              了一定程度的高估。



















                                                  注:橙色点为年最大日径流点
                                                图 4 Grid - HBV模型径流模拟结果图

                                                 表 2 各模型评价指标一览表
                                          NSE                      PB?%                     RMSE
                                    率定          验证           率定          验证           率定           验证
                   Grid - HBV       0.78        0.81         11.0        - 28.4       75.9         90.4

                    s - LSTM        0.87        0.85        - 11.0       - 12.2       63.3         64.2
                  s - CNN - LSTM    0.90        0.89         - 2.8       - 3 .7       55.7         58.7
                  bi - CNN - LSTM   0.92        0.92         - 2.0       - 4.4        49.2         52.7

              注:加粗表示该值为最优结果

              4.2 CNN - LSTM 模型的径流后处理结果 本研究所使用的 3种后处理模型结果如图 5所示,相关评
              价指标见表 2。图 5中可以看到,相比于后处理前,各后处理模型结果的散点图均更为紧密地分布在
              45°线附近;其中图 5(c)图最为明显,对应的 bi - CNN - LSTM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 NSE均达到了 0.92,
              是各后处理模型中最高的。图 5(a)图中高流量点较多位于 45°线以下,说明 s - LSTM 模型后处理后高
              流量仍然存在一定的低估,这在径流过程线对比图中也可以看到。
                  本文参考董磊华等         [31] 的研究,将流量分为 3个等级:前 10%大流量为高水、中间 50%流量为中
              水,后 40%小流量为低水,计算了不同流量等级评价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见表 3所示(表中 PB和

                —  1 1 8 —
                     2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