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2024年第55卷第9期
P. 127

日径流模拟结果进行后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后处理模型的效果差异及可能原因。
                  本文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1)Grid - HBV模型模拟径流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纳什效率系数 NSE分别为 0.78和 0.81,整体径流
              模拟效果较好,但原始径流模拟中存在中、高水低估而低水高估的局部缺陷。
                  ( 2)经后处理后,s - LSTM模型、s - CNN - LSTM模型、bi - CNN - LSTM模型所得模拟径流率定期和
              验证期 NSE分别为 0.87和 0.85、0.90和 0.89、0.92和 0.92,相较于后处理前 NSE指标的提升幅度分
              别为 11.2%和 5.8%、14.6%和 10.9%、17.2%和 14.2%,径流模拟效果均明显提升;bi - CNN - LSTM模
              型表现最佳,s - CNN - LSTM模型次之,二者均显著优于 s - LSTM模型。
                  ( 3)不同流量等级的评价中 bi - CNN - LSTM 模型表现最好,高水、中水、低水三个流量等级相较
              于后处理前,PB分别改善了 43.6%、46.7%和 69.7%;其他 2项指标也有明显改善,NSE提升幅度为
              23.6%、85.3%和 89.1%,RMSE分别改善 37.6%、27.9%和 51.4%,说明该模型对原模拟径流中中、高
              水低估而低水高估的局部缺陷有针对性改善,体现出该模型在径流后处理中的优势。
                  ( 4)4个典型洪水事件的分析更为具体地说明了 CNN - LSTM 后处理模型的优势。2019年超强台风
              “利奇马” 中,s - CNN - LSTM模型和 bi - CNN - LSTM模型分别使洪峰误差由- 8.8%减小至 2.2%和- 1.6%,
              显著优于 s - LSTM模型( - 5.1%);2016年超强台风 “莫兰蒂” 和,bi - CNN - LSTM 模型表现突出,洪
              峰误差由- 30.3%减小至 5.4%,显著优于其他模型;2019年 7月梅雨暴雨洪水期间,bi - CNN - LSTM模
              型最为准确,洪峰误差分别为- 13.7%和 4.0%,小于 s - CNN - LSTM模型的- 23.5%和 11.6%;2015年 7
              月梅雨暴雨和超强台风 “灿鸿” 叠加,s - CNN - LSTM模型和 bi - CNN - LSTM 模型后处理效果显著,洪
              峰误差分别由- 54.6%和 28.9%减小为 19.0%和- 8.4%、0.7%和- 13.6%。总体而言,利用了产流要素组
              分信息的 bi - CNN - LSTM模型最具优势。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二:一是使用新的深度学习模型,即 CNN - LSTM耦合模型开展径流后处理研
              究。以往学者       [12 - 16] 对 RNN、CNN以及 LSTM等深度学习模型在径流后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不少研
              究,但应用 CNN - LSTM耦合模型的相关研究鲜有听闻。二是尝试对流域分布式产流要素中所包含的空
              间特征和组分信息进行提取和利用。其他学者如 Yao等                         [32] 、Li等  [29] 已尝试使用 CNN - LSTM模型对流
              域中多种气象要素包含的信息进行挖掘和利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而未有对分布式产流要素开展相
              关研究。
                  综上所述,基于分布式产流要素的 CNN - LSTM 时空后处理模型在径流后处理中有相当不错的表
              现,能够作为提高水文模型径流模拟效果的有效工具,对流域降雨径流过程的模拟和研究有重要意
              义。在后续更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其他的产流要素,如土壤含水量、壤中流等,探究
              不同产流要素对后处理效果的影响;另外,深度学习算法的可解释性研究正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
              注,在本文所提出的时空深度学习模型基础上,可以耦合一些归因分析方法,进一步开展具有可解释
              性的径流后处理方法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BIANLK,QIN X E, ZHANG C L, etal.Application, interpretabilityandpredictionofmachinelearning
                       methodcombinedwithLSTM andLightGBM- acasestudyforrunoffsimulationinanaridarea [J].JournalofHy
                       drology ,2023,625(PB):130091.
                [ 2] 叶守泽,夏军.水文科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水科学进展,2002(1):93 - 104.
                [ 3] 李翔泉.基于气象集合预报统计后处理的流域径流预报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20.
                [ 4] 王慧敏,宋松柏,张更 喜.基 于 季 节 长 记 忆 双 自 回 归 模 型 的 日 径 流 模 拟 [J].水 利 学 报,2023,54(6):
                      686 - 695.
                [ 5] LUCATEROD,MADSENH,REFSGAARDCJ,etal.SeasonalstreamflowforecastsintheAhlergaardecatch
                       ment ,Denmark:theeffectofpreprocessingandpost - processingonskillandstatisticalconsistency[J].Hydrology
                       andEarthSystem Sciences,2018,22(7):3601 - 3617.
                [ 6] WUJH,QIANH,LIPY,etal.Asystem - theory - basedmodelformonthlyriverrunoffforecasting:modelcal

                     3
                —  1 1 2 —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