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24年第55卷第10期
P. 22
图 3 冰- 岩崩灾害链示意图(文献[48]修改)
要以高山冰川融水作为补给源。当上部冰川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垮塌形成冰 - 岩崩后,巨大规模的崩滑
体会直接坠落或快速滚动至冰湖中激起涌浪,致使冰湖溃决。汹涌的洪水下泄,沿途冲刷坡道冰碛
物、堆积物和松散物质,在极短时间内混合大量砂石转变为泥石流。此类地质灾害链具有流量大、破
坏性强、持续时间短等特征,主要演进模式为冰岩崩 - 冰岩碎屑流 - 冰湖溃决 - 洪水 - 泥石流灾害等。
值得注意的是,冰湖溃决后湖水下泄首先形成洪水,大量水流挟带泥沙、碎石等逐渐形成泥石流,后
随着挟带物的沉积又会演化为洪水。冰湖溃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冰- 岩崩为重要因素。典型的案例,
如 1998年 7月发生的由上部冰川整体脱离引发的光谢错冰湖溃决灾害。
3.2.4 冰- 岩崩库坝失效型灾害 高寒地区高陡岸坡遭受强震作用后,山体受损严重,冰岩体稳定性
急剧下降;在余震、暴雨等外部载荷作用下,往往易发生大型崩滑地质灾害,对震损大坝的安全构成
威胁 [50] ,严重时将导致水库和大坝失效。当崩滑点邻近坝首,高速下落的冰岩体坠入坝区,会造成坝
体损坏,或大规模冰- 岩崩进入库区,激起巨大涌浪诱发溃坝,亦或涌浪翻过坝体、冲击下游的梯级
水电站或水利设施,引发级联溃坝灾害;特别是大规模的冰 - 岩崩进入库区,也将导致水库无法正常
工作,出现失效问题。当崩滑点位于大坝上游远端,冰岩体解体后形成碎屑流或泥石流,堵塞窄谷河
道形成堰塞坝,直至溃决洪水下泄,最终引发下游大坝破坏或级联溃坝以及水电站附属设施的破坏。
2021年 2月印度查莫利地区的冰- 岩崩灾害最终造成下游 2座大坝及在建水电站设施的严重破坏。
4 冰- 岩崩灾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利用 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结合 WebofScience(WoS)数据库核心合集开展文献计量分析 [51] 。
对冰崩(iceavalanche、glacieravalanche)、冰- 岩崩(ice - rockavalanche、glacier - rockavalanche)、冰岩碎
屑流( rockiceavalanche)三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并从 WoS数据库核心合集中获取了 “iceavalanche”
( 87条)、“rockiceavalanche” (33条)、 “ice - rockavalanche” (10条)、 “glacieravalanche” (10条)
和 “ glacier - rockavalanche” (3条)共 143篇文献,时间范围为 1999年 1月至 2023年 9月(近 25年)。
在剔除了无关或重复的文献后,共得到冰 - 岩崩灾害链研究领域相关文献 102篇,借助上述软件和
WoS数据库,对冰- 岩崩灾害相关研究工作及发展趋势进行如下探讨。
4.1 冰- 岩崩灾害研究现状
4.1.1 冰- 岩崩灾害领域发表论文数量分析 由图 4可见:2010年以前,有关冰 - 岩崩灾害研究的发
5
— 1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