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2024年第55卷第11期
P. 133

漏通道,这主要是因为渗流集中于防渗帷幕渗透系数低的部位,造成该部位渗透溶蚀效应更为严重,
              表明 k、C 和 θ 初始值为随机场情况下渗透溶蚀效应会增大坝基防渗体渗透系数的空间变异性。
                       s
              4.3.3 固相钙浓度 坝基防渗体渗透系数增大倍数随溶蚀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1所示,展示了 k、C                                           s
              和 θ 初始值为均质的模拟结果,并辅以 k、C 和 θ 初始值为随机场情况的模拟结果作比较。k、C 和 θ
                                                                                                      s
                                                       s
              初始值为均质情况下,整个混凝土廊道与靠近高塑性黏土的固结灌浆固相钙分解率较低。k、C 和 θ
                                                                                                      s
              初始值为随机场情况下,固相钙分解率和渗透系数的空间变异性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随溶蚀时间增加
              而增大,渗透溶蚀效应会增大坝基防渗体固相钙分解率的空间变异性。




















                 图 10 坝基防渗体渗透系数增大倍数随溶蚀时间变化情况                     图 11 坝基防渗体固相钙分解率随溶蚀时间变化情况

              4.4 坝基防渗体服役年限可靠性分析
              4.4.1 坝基防渗体服役年限控制指标 根据坝基防渗体力学性能与防渗性能劣化程度制定服役年限控
              制指标,坝基防渗体中两道防渗墙与两道防渗帷幕为坝基防渗结构,坝基防渗结构控制指标同时采用
              两种标准同时进行限定:其一,以渗透系数增加倍数小于 10为控制指标                                  [17] ;其二,以该结构渗透系
              数增长至周围覆盖层或基岩的渗透系数为控制指标                        [5] 。
                  坝基防渗体中两道防渗墙、固结灌浆与混凝土廊道为坝基受力结构。固相钙分解率到达 25%,水
              泥基材料强度将降低 50%以上             [53] ,因此坝基受力结构采用固相钙分解率达到 25%作为控制指标。
              4.4.2 控制指标概率分布 由 4.3.2节与 4.3.3节可知,廊道混凝土渗透溶蚀效应轻微,100a时固相
              钙分解率不超过 25%,未达到控制指标。取各坝基防渗体达到控制指标的时间最小值为服役年限,坝
              基防渗体达到控制指标与服役年限的概率密度如图 12所示。对于坝基防渗结构,主防渗墙与副防渗
              墙达到控制指标的时间均值分别为 80.6和 80.4a,均小于两道防渗帷幕达到控制指标的时间;副防渗

























                                                图 12 坝基防渗体服役年限概率密度
                                                                                              —   1 9 9 —
                                                                                                   3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