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2025年第56卷第8期
P. 53

于 7 月 28 日有明显的车流减少情况,可分析得出福建省总体道路中断情况相对较重。但恢复速度较
              快,推测福建省道路中断主要是由于树木倒伏等情况导致,修复难度相对低。第二阶段北京、河北道
              路中断情况上升速度较快,其中进京津冀地区在 8 月 1 日达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推测道路中断原
              因主要以洪水冲断,山洪泥石流阻断为主,修复难度较高。第三阶段黑龙江、吉林总体道路中断情况
              日益趋于严重,总体中断情况逐渐超过华北地区                       [20] 。

              5 舆情监控及人口迁移数据分析


                  同时,结合舆情监测引擎,可综合分析灾害蔓延发展过程中的“三断”情况以及救援物资需求变
              化过程。结合网络舆情监测成果绘制监测热力变化如图 7 所示。























                                                   图 7 “三断”舆情热度变化

                  图 7 为各受灾地区的“三断”舆情热力变化,可分析得出网络舆情主要以“断电”为主,可见居
              民较为关注的信息主要为基础电力的应用,其次为通信中断情况。第一次舆情热力高峰早于福建、江
              西、安徽等省份实际断电、断网、断路情况的峰值(7 月 29 日),推测对应舆情高峰主要产生原因为强
              台风登陆引发的舆论关注,同时由于当时地方尚未开始断网断电,网络上存在的一些大风、暴雨视
              频,图像信息,引发大量舆情               [21] ,待 29 日出现“三断”情况时,受灾地区难以发出各类信息,导致
              舆论热度下降。
                  同时,河北涿州和北京门头沟、房山等地舆情热度最高峰出现于 8 月 1 日,晚于“三断”情况最
              初爆发的 7 月 31 日,推测对应舆情高峰推后的主要原因为出现“三断”情况后信息的延迟。同时相关
              舆情覆盖点相对集中于涿州、门头沟、房山等县区,且对应地区各类视频、图像信息可顺畅发布至互
              联网,也从侧面证明相关地区城区内“三断”情况并不严重                            [22] 。
                  针对灾区物资需求舆情进行监测并绘制热力图如图 8 所示。
                  由图 8 可见,在第一阶段,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区的物资需求主要集中在照明设备、抢险器材
              以及食品饮用水方面,但相关需求在 7 月 28 日后迅速下降,可推测受灾地区“三断”情况比预想中更
              轻,尤其是抢险器材、食品和饮用水需求未在台风登陆后出现明显上升,一方面说明当地受灾时间集
              中,承灾时间短,灾后恢复速度较快,另一方面也证明当地群众的用电、饮食等基本生活保障没有受
              到较大影响。进入第二阶段后,针对抢险器材、食品饮用水、通信设备等物资的需求舆情在 8 月 1 日
              达到峰值,且后续呈缓慢下降态势,说明第二阶段以及第三阶段相关受灾地区受灾持续时间较长,灾
              后恢复速度相对较慢。另一方面也说明灾情已经影响到受灾居民的正常生活,食品和饮用水需求已超
              过照明设备的实际需求上升至第二位                 [23] 。




                                                                                               — 1017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