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期
P. 97

水      利      学      报

                 2021 年 1 月                         SHUILI    XUEBAO                        第 52 卷  第 1 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21)01-0093-10

                         不同季节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及其动态变化



                                     刘永佳,黄生志,方 伟,马 岚,郑旭东,黄 强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8)


                 摘要:研究变化环境下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与影响机制,有利于揭示水文干旱的形成过程与机理,从而建
                 立基于气象干旱的水文干旱预警。为揭示不同季节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本研究以
                 无定河、窟野河和沁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分别表征气象干旱和
                 水文干旱,分析气象、水文干旱的时程变化特征,计算不同季节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探究影响不同
                 季节干旱传播的主要因子及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气象、水文干旱有加重的趋势,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
                 应具有滞后关系;(2)除窟野河流域变慢外,研究区域不同季节干旱传播整体呈变快的趋势,表明这些区域水循
                 环速率加快;(3)无定河和沁河流域传播时间加快与降水和气温不断变快有关;窟野河流域传播时间的变慢与煤
                 炭开采和水库建造有关。
                 关键词: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动态变化;黄土高原;不同季节
                 中图分类号:P3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00073


               1  研究背景


                   干旱是可能造成恶劣后果,对可持续发展影响最为广泛的自然灾害之一                                 [1-2] 。因频率大、持续时间
               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干旱具有高危害性,持续的旱灾可能会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3-5] 。干
               旱可以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 4 类                             [6] ,分别表示气象、作物、径流和
               社会经济等水分的供求不平衡,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                          [7] 。4 种干旱之间存在水量与能量的联系,水
                                                                  [8]
               分缺失信号在不同类型干旱之间的传递被称为干旱传播 。有研究表明因降水不足导致的气象干旱
               一般是发展、结束较快的第一阶段                 [9] ,长时期的降水亏损导致径流、地下水得不到补充,随着蒸
               发、人类活动等大量水分耗损令水位低于正常值,形成水文干旱。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需
               要一定的时间      [10-11] ,气象、下垫面、水库等多种因素对这段时间会造成复杂影响。
                   干旱指标的选择是确切描述一场干旱的关键                     [12] 。许多学者对干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可靠的
               干旱指数上     [13] ,侧重于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相关研究不多                      [14] 。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研
               究主要基于水文循环过程中水量平衡与能量平衡的理论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干旱传播的研究方法主
               要有两种:模型和数据计算。Zhao 等               [15] 对泾河流域气象、水文干旱的持续时间进行了识别,确定响
               应时间近似 4 个月。Li 等       [16] 表明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存在密切相关性,传播时间随季节变化明显。吴
               杰峰等   [17] 建立了干旱传播响应关系的模型,得到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临界条件。Huang 等                                   [18] 认
               为传播时间具有季节性,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存在正相关关系。J. Lorenzo-Lacruz 等                             [19] 将 SPI 与 SRI 进
               行关联,确定了监测水文干旱的最佳时间尺度。有关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研究多以计算降

                  收稿日期:2020-02-16;网络首发时间:2020-12-04
                                 /
                  网络首发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01203.1540.003.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9221);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2018M640155)
                  作者简介:刘永佳(1997-),硕士生,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E-mail:453120305@qq.com
                  通讯作者:黄生志(1988-),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干旱的形成及传播机理、干旱风险评估与预报等研究。
                          E-mail:huangshengzhi7788@126.com
                                                                                                — 93   —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