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2期
P. 31

仍然无法避免地表水资源存在损失。如图 4 所示,当污水处理率为 100%时,采用一级 A 出水标准,
                                                       3
               珠三角九市的地表水资源损失量为 6.19 亿 m ,当采用一级 B 或者二级出水标准时,损失量还更高,
                                            3
               分别达到 48.13 亿 m 和 85.82 亿 m 。只有当出水标准达到准Ⅴ类或者准Ⅳ类时,地表水资源损失量才
                                3
               有可能降为 0。这也解释了有些地区全面截污处理后,由于出水标准过低,仍然无法根治水污染问题
               的现象。据调查,珠三角九市现状污水处理能力为 2246.1 万 m /d,其中达到一级 A 和一级 B 出水标准
                                                                       3
                                3             3                                                         3
               的分别为 919.8 万 m /d 和 671.7 万 m /d,合计占比达到了 70.9%,准Ⅳ类和准Ⅴ类的分别为 423.5 万 m /d
                       3
               和 84 万 m /d,合计占比只有 22.6%,且基本都集中在深圳。可见,现状珠三角九市的污水处理标准
               普遍偏低,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降低地表水资源损失,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尤为必要。



















                                      图 4  不同污水处理率和出水标准条件下的地表水资源损失量变化
               4.3 “脏盆理论”的现实意义             由以上结果可知,“脏盆理论”:(1)量化了水环境污染对水资源的影
               响。基于对降雨产流受到地表环境污染影响而无法被有效利用的普遍事实,本研究分析提出了“脏盆
               理论”。对“脏盆”影响下地表水资源损失量的量化表达,有利于深化对水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本地水
                                                                                                 3
                                                                                  3
               资 源 紧 张 局 势 的 认 识 。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广 州 市 地 表 水 资 源 从 73.75 亿 m 降 为 57.69 亿 m , 减 少 了
               21.78%,东莞市从 23.65 亿 m 降为 9.38 亿 m ,减少了 60.34%。巨大的损失量或者损失比直观地说明
                                         3
                                                      3
               了水环境污染加剧了本地水资源紧张局势。同时,通过评估“脏盆”影响下的本地地表水资源,决策
               者和规划者可多角度审视地区水资源条件,更加合理地制定地区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策略;(2)拓宽了
               水资源安全保障战略思路。当下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常用手段是修建跨流域调水、远距离输
               水等水利工程,如粤港澳大湾区境内的东深供水工程,广州西江引水工程和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
               工程等。而通过“脏盆理论”计算,珠三角九市本地水资源存在巨大的“损失量”。如果采取有效的防
               污治污手段,对本地水环境进行整治,不仅可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同时可以有效
               涵养本地水资源,降低“损失量”,提高可利用性,为本地水资源安全保障提供新的战略思路。
               4.4 “脏盆理论”的完善方向             作为新提出的概念和方法,“脏盆理论”仍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比
               如:(1)水污染评价物质和达标浓度的确定。水资源使用的目的不同,对水质的要求就存在差异,对
               地表水资源损失量的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应用“脏盆理论”评价地表水资源损失量需要根据
               地区实际用水要求,清晰地定义要满足的水质目标要求;(2)雨污分流等工程对降低地表水资源损失
               量的贡献。“脏盆理论”提出的事实基础是,自然状态下,降雨产流与地表受污染水体混合后受到污
               染,无法被有效利用。然而,人工措施(例如雨污分流、初雨水收集处理等)可以改变自然汇流条
               件,避免清水、污水混合变成脏水。本文现阶段只讨论了截污治污对降低地表水资源损失量的影
               响,雨污分流等工程对降低地表水资源损失量的贡献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3)水体自净过程的影
               响。河湖水体都具有一定流动性,流动水体的自净能力与其流动速度有密切关系                                       [23] 。由于水体自净
               能力,“脏水”流动一定距离之后可能变为“净水”。然而,由于珠三角网河区感潮河段受潮汐影响存
               在往复流现象,以及“脏盆”区域由于内源污染造成长期的“脏盆”效应,等等,水体自净过程在地表
               水资源损失量的评估中,影响作用十分复杂,需要深入研究,以进一步完善“脏盆”理论体系和计算
               方法。

                                                                                               — 155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