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3期
P. 106

图 6  表面冰温计算值与观测值对比
                   图 8 为 2018 年 12 月 15 日不同时刻的冰温垂向分布,由于冰层上部受气温变化影响显著,因此冰
               温垂向分布廓线的上半部分(30 cm 以上)冰温随时间变动较大;下半部分(30 cm 以下)冰温基本呈线
               性分布,这与图 7 反映的规律基本相同;同一冰深位置的冰温日平均值沿冰深呈良好的线性分布。
















                  图 7  不同深度的冰层温度变化(2018.03.01—2018.03.02)            图 8  2018 年 12 月 15 日不同时刻的冰温垂向分布
                   冰下水温是控制冰下热通量的关键,它直接同冰底面融化速率有关                                [20] ,这一点也可由本文关于
               水体-冰传热的热通量对冰厚计算影响的分析可见。图 9 为 2017—2018 年冰期内冰盖下不同水深处水
               温的时间变化过程。由于冰盖厚度处于不断的生消之中,这里的水深指当日自冰盖底部以下的垂向
               位置;水温取当日 2、8、14 和 20 时这 4 个不同时刻的平均值。
                   由图 9 可见,在冰盖生长期,受负气温的持续影响,冰下水体持续降温,越靠近冰盖水温越低,
               整个水体在垂向上呈逆温分布,最高水温出现在塘底,约为 3.5 ~ 4.3℃。随着水深的增加,水温变化
               速率逐渐减小。在冰盖消融期,3 月 19 日之前水温变化较为缓慢,3 月 20 日之后,冰盖逐层消融,水
               体温度整体快速回升,最大升温速率可达 0.13 ℃/d。不同时期的水温沿垂线方向均呈良好的线性分



















                                          图 9  2017—2018 年冰期冰盖下不同水深处的水温变化
                 — 356  —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