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3期
P. 17

均流量的 10%标准确定。农业需水受气象水文、作物种植结构等要素影响大,也是流域用水大户,
               是需水侧模型的重点考虑对象。作物产量模拟是农业需水优化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采用历时作
               物产量调查统计法        [17] 、水分生产函数法      [18-19] 。本文基于非充分灌溉原理,采用 Jensen 水分生产函数模
               拟时段灌溉水量和最终产量的关系计算作物产量                        [20] ,将供水过程对农业的影响体现在最终产量上,
               旨在通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灌溉制度,协调与来水条件匹配度更好的需水过程,在有限水资源量
               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灌溉经济效益最大化。模型以不同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每个计算时段内分
               配给每种作物的灌溉水量作为决策变量。
                  (1)目标函数。以作物种植经济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净效益为种植农产品经济效益与种植成
               本和灌溉水费之差,目标函数如下式:
                                                     N  1  æ             N  2l  ö
                                                     å x çYa Pc - C - Pw  å  I  m ÷                    (1)
                                               f = max  l ç  l  l  l        l  ÷
                                                     l = 1  è            m = 1  ø
               式中:l 为作物类型,m 为作物生育阶段;N 为作物种类数,N 为作物生育阶段数;x 为作物种植面
                                                       1                2
               积,km ;Ya 为作物实际单产,kg/km ;Pc 为作物单价,元/kg;C 为作物生产所需投入除水费以外的
                     2
                                                 2
               固定费用,元/km ;I 为作物生育阶段内分配到的毛灌溉水量,m /km ;Pw 为灌溉用水价格,元/m 。
                              2
                                                                         3
                                                                             2
                                                                                                       3
                   作物实际产量 Ya 采用 Jensen 模型进行计算,其中作物实际蒸发量采用联合国农粮组织 FAO 推荐
               的 Penman 公式进行计算      [21] ,具体如下:
                                                      Ya l  N 2l  æ ETa l m  ö λ m l
                                                      Ym l  =  Õ ç ç è  l m  ÷ ÷ ø                     (2)
                                                            m = 1 ETm
                                                                m
                                                           m
                                                       ETa = Ks ETc  l m                               (3)
                                                                l
                                                           l
                                                           m
                                                                m
                                                       ETc = Kc ET  0l m                               (4)
                                                                l
                                                           l
                                                    TAW  m  - Dr  m  TAW  m  - Dr  m
                                                m
                                              Ks =      l     l  =      l     l                        (5)
                                                l
                                                   TAW l  m  - RAW l  m  ( 1 - p l m )TAW l  m
                                                                æ   ETc  m  ö
                                                     m
                                                    p = p ′ + 0.04ç5 -  m l  ÷ ÷                       (6)
                                                                ç
                                                          l
                                                     l
                                                                è    N 3l  ø
                                                              m
                                                    TAW l  m  = H (θ FC  - θ WP  )                     (7)
                                                              l
               式中:N 为作物生育阶段持续天数;Ym 为作物充分供水条件下的最大产量,kg/km ; ETa 为作物生
                                                                                           2
                      3
               育阶段内的实际蒸发蒸腾量; ETm 为充分供水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等于 ETc ,ET 为作物参考
                                                                                               0
               蒸腾蒸发量,mm; λ 为水分敏感系数,反映作物在生育阶段内对缺水的敏感程度;Kc 为作物系数,
               与作物种类和生育阶段有关;Ks 为水分胁迫系数,表示水分供应充足情况,当供水不充分时,作物
               生长消耗根区内土壤水分,直至消耗量大于水分亏缺阈值时,水分胁迫系数将小于 1,导致作物实际
               蒸腾蒸发量小于充分蒸发蒸腾量,即发生减产;TAW 为作物根系土壤层总可利用水量,Dr 为已消耗
               的 土 壤 水 量 , mm; RAW 为 无 水 分 亏 缺 状 态 下 可 利 用 水 量 ; θ       FC  和 θ WP  分 别 为 田 间 持 水 率 和 凋 萎
               点,%;p 为系数,表示土壤水分可利用程度,与计算时段内日均 ETc 及作物种类有关, p ′ 为世界农
                                                                                                 l
               粮组织推荐的参考值;H 为根区土壤深度。
                  (2)约束条件。
                   ①作物种植面积约束。充分尊重当地作物种植习惯是种植结构优化方案得以落实的关键,作物
               种植面积约束如式(7)和式(8)所示:
                                                           N  1
                                                           å x = A                                     (8)
                                                              l
                                                           l = 1
                                                         x   < x < x                                   (9)
                                                          min     max
               式中:A 为总灌溉耕地面积,km ; x                为作物可种植面积下限,km ; x                为作物可种植面积上限,
                                            2
                                                                             2
                                                 min                             max
               km ,为使优化结果更符合地区实际情况,将种植面积下限设置为该作物现状种植面积的 60%,上限
                 2
                                                                                               — 267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