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5期
P. 80

年减小趋势,而对现有库水调度模式的变形响应减弱。


               4  库水升降离心模型试验

               4.1  试验模型      离心机模型试验采用成都理工大学 TLJ-500 土工离心试验机。根据串联模型原则                                  [18]
               将图 2 所示剖面简化得到离心机试验模型(图 6),两次换算中,m 取值为 10.7,n(即离心加速度)取值
               为 130g。试验模型滑床采用砖石和混凝土填筑;滑带采用黏土和石英砂配置,比例为 8∶2,含水率为
               7.5%,厚度依据原型厚度的不同在 3 ~ 6 mm 之间;岩质滑体采用重晶石粉、细石英砂、石膏、水泥
               和水按照 36∶108∶5∶45∶30 比例制备相似材料,并按滑坡原型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切割,间隙使用相
               似材料粘结。覆盖层采用黏土和石英砂按照 5∶5 配置,根据滑坡原型覆盖层厚度按比例涂抹在模型表
               层。试验模型制作完成后,将其静置固结,以备试验。此外,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同步埋设土压传
               感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试验过程。



                        400

                        320
                        高程/mm  240

                        160

                         8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图 6  试验模型及传感器布设点位

               4.2  试验方案      通过设定多次不同速率库水升降循环,研究滑坡在库水变动过程中的动态响应特
               征。其试验加载方案如图 7所示,可将试验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离心力加载阶段(0 ~ 2600 s),
               离心加速度逐步上升至 130g,库水位逐步上升至 20.7 cm(145 m);第二阶段为库水升降试验阶段
              (2600 ~ 6000 s),该阶段离心加速度维持在 130g,库区水位在 20.7 cm(145 m)~ 23.0 cm(175 m)之间进
               行不同库水升降速率的模型试验,可分为库水慢升快降试验(Test1)、库水快速升降试验(Test2)和库
               水骤升骤降试验(Test3)三次试验。第三阶段为离心力卸载阶段(6000 ~ 6900 s),离心加速度和水位
               逐渐降低,试验结束。
               4.3  试验结果分析        在离心力加载阶段,滑坡模型以固结沉降变形为主。在库水升降试验阶段试验
               模型前缘出现掏蚀塌落等迹象,中部轻微隆起,过渡段被挤密,但试验模型未见大规模的破坏变形
               整体表现为推移式变形(图 8)。
                   试验期间的垂直位移监测曲线如图 9(a)(b)所示,传感器 DPS2 因故障没有正常工作。整体而
               言,位于滑坡后部(DPS1)位移大于滑坡前部(DPS3)的位移。在离心加速度加载阶段,滑坡土体在自


                 — 582  —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