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5期
P. 79
90 18
库水上升 172m 172m 库水下降
80 14
70 10
5
60
月累计位移/mm 50 30mm 50mm 50mm 30mm 2 -2 库水位月累计变化量/m
40
30
-10
20 -6
10 -14
0 -18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70 165 160 155 150 145
库水位/m
图 4 木鱼包滑坡不同库水位月累计变化量和库水位条件下月累计变形量(2008 年 4 月—2018 年 4 月)
图 4 反映了在不同库水高程和水位变幅条件下的木鱼包滑坡监测点月累计位移量。库水位从 145 m
上升至 172 m,库水月上升高度普遍处于 3 ~ 9 m,个别时段超过 9 m,木鱼包滑坡监测点月累计位移
普遍小于 30 mm;库水位从 172 m上升至 175 m,库水月上升高度达到 15 ~ 18 m时,滑坡产生大于 50 mm
的月累计位移量。库水位从 175 m 下降至 172 m,库水月下降高度处于 0 ~ 3 m,滑坡产生大量 30 mm
以上(部分达到 50 mm 以上)月累计位移量。库水位从 172 m 下降至 165 m,库水下降速率有所提升,
会造成大于 30 mm 的月累计位移量,但其月累计位移量不超过 50 mm。库水位从 165 m 下降至 145 m
时,库水下降速率得以进一步提升,但其月累计位移量基本处于 30 mm 以下。以上分析表明,木鱼
包滑坡变形响应与库水升降速率和水位高程相关;165 ~ 175 m 水位时,较高的库水上升速率才能造
成月累计位移量大于 30 mm 的滑坡变形事件,而较低的库水下降速率则能造成大量月累计位移量大
于 30 mm 的滑坡变形事件。145 ~ 165 m 水位时,滑坡对库水升降速率的变形响应降低,滑坡月累计
位移量基本处于 30 mm 以下。
3.2 滑坡年度位移特征 如图 5 所示,为 12 处位移监测点的年度位移曲线。2007 年木鱼包滑坡的年
位 移 量 最 大 ; 2008 和 2009 年 的 年 位 移 量 达 160~170 mm 左 右 ; 2011 年 和 2012 年 在 150 mm 左 右 ;
2010 年、2014 年、2015 年和 2017 年监测点年位移量在 100~150 mm 之间;2016 年最低,年位移量在
75 mm 以下。水库初次蓄水对滑坡的变形和稳定性影响大,虽然受库水位调度及降雨的影响,年位
移量存在一定波动,但在既定调度规则库水升降循环背景下,由于多期水位变动促使滑坡逐步产生
应力释放,亦或由于滑坡变形后自身应力调整而益于其稳定性恢复,促使滑坡的变形量整体呈现逐
ZG296
年累积位移/mm 400 ZG292 ZG295 监测站点 年累积位移/mm 320 ZG299 ZG302
ZG301
监测站点
320
ZG294
ZG300
240
240
ZG293
160
160
ZG298
80
0 ZG291 80 ZG297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0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年份 年份
(a) ZG291—ZG296 监测点年度累计位移曲线 (b) ZG297—ZG302 监测点年度累计位移曲线
图 5 木鱼包滑坡监测点年度累计位移曲线
— 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