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5期
P. 93

图 5  外界最高、最低温度变化曲线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渠顶和渠底风速近似取 5 m/s 和 1 m/s,并采用二次抛物线函数过渡。
                   该渠道已修建多年,基土温度基本达到吞吐平衡,因此以年周期平衡温度场作为计算的初始温
               度场(11 月 1 日)。根据气象站温度监测值,采用正弦函数拟合温度变化曲线                              [9,19] ,公式如下:

                                                  T     = T + Bsin æ 2π t + α  ö                      (31)
                                                   amb_ini  0        m    0 ø
                                                                 è 12
               式中: T 为年平均温度,取 6.5 ℃;B 为年温度振幅,取 22.5 ℃; t 为时间,月; α 为相角,取 π 。
                       0                                                    m              0
                   选取试验段渠道岸边百叶箱每日温度实测极值                     [10] ,整理如图 5 所示。日温度变化曲线结合每日极
                                     [6]
               值温度采用正弦函数拟合 ,以此作为计算分析的外界温度,公式如下:
                                                                       ]
                                                                 )
                                            1
                                                                       ∘ 1
                                      T   = (T     - T   ) sin[(t - 9 × 15° + (T  + T  )              (32)
                                        amb    d,max  d,min                  d,max  d,min
                                            2                            2
                                                                                 [33]
                   渠基下表面恒温层温度近似取年平均温度 6.5 ℃,距地表深度为 11 m                             。
                   渠道因防渗措施不当,渗漏较为严重,停水后,渠底下 4.6 m 深处土体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水分
               场基本稳定。此后按设计水位模拟通水一个月,并在冻结试验开始前一周排干水分,以此作为计算
               分析的初始水分场。
                   因复合土工膜较薄(<3 mm),采用无厚度土工膜渗阻计算,土工膜前区域为混凝土衬砌,膜后区
               域为渠基土,质量守恒方程建立如下:
                                                                       )
                                                                 (h - h k
                                                  -n × (-k Ñh  ) =  d  u  b
                                                     u    u  u      d
                                                                     b                                (33)
                                                                        )
                                                                  (h - h k
                                                   - n × (-k Ñh  ) =  u  d  b
                                                     d    d   d      d
                                                                      b
               式中:下标 b、u、d 分别代表土工膜、膜前和膜后区域;n 为边界外法线矢量;k 为渗透系数,混凝
               土取 1.2×10 m/s,土工膜取 1.0×10 m/s;h 为压力水头,m;Ñh为渗流域在边界处的压力梯度;R 为
                         -9
                                              -11
               渗流阻抗,s;d 为厚度,m。
                   在渠道周边施加法向位移约束,见图 4,满足初始地应力平衡。


               4  结果分析

               4.1  温度场分析

               4.1.1  渠道阴影分布、太阳辐射及温度变化                   因渠道为二维断面,采用衬砌板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沿
               渠周分布来定量描述不同时刻渠道的阴影分布,并分析由此而导致的温度差异。因东西走向渠道
               上、下午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基本一致,且阜康地区比北京约晚 2 h,因此取 10∶00—14∶00 时段分析太
               阳辐射量;因衬砌板温度存在累积作用,取 10∶00—18∶00 时段分析。以 12 月 10 日为例,结果如图
               6—8 所示。其中,坐标原点从阳坡渠顶算起,下同。
                   由图 6 可知,从早上太阳初升,随时间增加,太阳直射区域由阳坡逐渐扩大至渠底,阴影区域逐
               渐减少;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太阳辐射量逐渐增大,至 14∶00 时最大达 374 W/m ,照射近 1/2 渠周;
                                                                                         2
                                                                                               — 595  —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