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2021年第52卷第9期
P. 68
式中:Y a 、Y m 分别为作物全生育期内的实际产量和最大产量,kg/hm ;ET a 、ET m 分别为全生育期作物
2
实际腾发量和最大腾发量,mm;λ i 为 i 生育阶段缺水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敏感性指数,即水分敏感指
数;n 为生育阶段数。
将其转化为多元线性方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求解各系数,得到适合研究区的 Jensen
模型 [24] 为:
ö 0.088 ö 0.12 ö 0.085 ö 0.244 ö 0.252 ö 0.105
Y a æ ET a æ ET a æ ET a æ ET a æ ET a æ ET a
= ç ÷ ç ÷ ç ÷ ç ÷ ç ÷ ç ÷ (6)
è ø è ø è ø è ø è ø è ø
Y m ET m ET m ET m ET m ET m ET m
1 2 3 4 5 6
式中下标 1、2、3、4、5、6 分别代表分蘖前中后期、拔节期、抽穗期与乳熟期。
3.1.3 贝叶斯模式平均(BMA)方法 BMA 方法 [28] 是一种集合不同模型模拟值,得到更可靠的综合模
拟值的统计后处理方法。假设 S 为产量模拟量,R=[X,Y]为输入数据(其中 X 代表各模型模拟产量,
Y 代表实测产量), f ={ f 1 ,f 2 ,⋯,f k }是 K 个模型模拟的集合,基于贝叶斯全概率公式可得模拟量 S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K
)
)
S
p( |R = ∑ p( f k R p k(S | f k ,R ) (7)
k = 1
)
式中: p k(S | f k ,R )为第 k 个模型在给定的数据条件下模拟值的概率密度函数; p( f k R 为给定训练
数据时第 k 个模型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反映该模型模拟结果的优劣。
BMA 方法采用后验概率作为权重,对各模型模拟值进行加权平均,最终输出综合模拟结果,精
度较高的模型权重值更大。若单个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均符合正态分布,可用 BMA 方法的校正公式:
K
K
)
)
é
ù
S
û
E ( |R = ∑ p( f k R E g ( S | f k ,σ k 2 ) = ∑ ω k f k (8)
ë
k = 1 k = 1
) 2
2
式中: g ( S | f k ,σ k 为均值 f k 、方差σ k 的正态分布;E 为期望函数值;ω k 为第 k 个模型的权重。
BMA 待求参数可表示为θ ={ω k ,σ k ,k = 1,2,⋯,K },通过 Box-Cox 函数将各模型产量模拟系
2
}
2
列进行正态转换,采用期望最大化(EM)算法求解θ ={ω k ,σ k ,k = 1,2,⋯,K 的数值解 [28] 。
3.2 灌溉情景设定 根据庆安气象站历史数据,采用优化适线法选取 Pearson-Ⅲ型曲线进行拟合。
选取 1992 年(P=50%)为典型平水年,2007 年(P=85%)为典型枯水年,各典型年份生育期累计降雨量
分别为 426 和 274 mm。
根据灌区地下水埋深分区结果(Ⅰ区、Ⅱ区 GD 数值)设定 AquaCrop 地下水模块动态 GD 情景。通
过增加或减少灌水次数、加大或降低灌溉定额的方式,基于解空间动态缩减策略 [34] 共组合生成 576 种
灌溉模拟情景,组合方式见表 2。
表 2 灌溉情景设定
返青期 分蘖期 孕穗期 抽穗期 乳熟期
灌水定额/mm 25 35 35 25 25
灌水次数 4 6 6 2 2
采用 AquaCrop 模型对各典型年不同分区所有灌溉情景进行蒸发量-产量模拟,同时基于模拟所
得蒸发量计算各灌溉情景下 Jensen 模型产量值。
4 基于区间二型模糊集的灌溉制度风险决策模型
4.1 基于 IT2FS 的模糊决策模型 在灌溉制度优选中,受管理者主观因素影响,常存在一定模糊
[32]
性。为提高优选结果的合理性,本文基于区间二型模糊集(IT2FS) 建立了灌溉制度模糊决策模
型,主要采用效用函数(U(A))度量 IT2FS 的优劣性,以区间二型模糊集熵(E(A))度量 IT2FS 自身的
— 1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