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104

人工智能。智能感知、数据挖掘、智能决策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水利行业崭露头角。人工智能是
               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器感知、机器学习、机器思维和机器行为四大领域。目前水利行业开始尝试使
               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水利现代化水平,从而进行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以及更高层次
               的智能化。在防洪调度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早,主要是进行洪水的智能预报,以及优化调度
               等。在水利行业其他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也开始有所应用,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水污染趋势智能
               预测、基于模糊推理的大型水利机械智能故障诊断、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水下大坝自动探测,等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发展,智慧水利对智能性要求不断提高。
                   数字孪生。水利的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精细化的物理水利模型、智能传感器数据、水利历史数
               据等,集成涉水的多学科、多要素、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对智慧水利系
               统的映射    [38-39] 。通过水利数字孪生的全息复制、孪生交互、虚实迭代等特征的实现,首先依托于高质
               量的水利智能传感和通讯技术,然后通过数据孪生技术建立水利数据中台、水利数字模型和水利大
               脑,并在虚拟空间中构建孪生水利,进而通过孪生水利的数据价值挖掘,通过孪生交互实现物理水
               利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支撑水利各项业务的数字化运管                              [40-41] 。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结合体,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
               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移动互联网可以克
               服水利行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空间、时间层面的阻碍,是解决现场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等水利日
               常工作的最佳解决方案。目前,水利行业已经开始接受并逐步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如水利行业可
               以直接与 QQ、微信、APP、网站和智能手机建立双向通信,以提高服务质量,提醒用户可能发生的
               洪涝灾害、旱情、雨情、水情、水质等情况。移动智能终端还可以直接作为信息获取的手段,进行
               河湖巡查、突发事件实时上报等,能极大地提高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7  价值维度:概念模型与推进路径


               7.1  概念模型      智慧常与知识联系在一起,知识又与信息联系在一起,信息与数据相连                                   [42-43] 。Row⁃
                 [44]
               ley  提出了“智慧层级”,又被称作“DIKW 金字塔”“知识层次”“信息层次”和“知识金字塔”,泛指用
               来表示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结构和/或功能关系的一类模型,其中信息用数据来定义,知识用信
                                                 [45]       [42]    [46]
               息来定义,智慧用知识来定义。Ackoff                 、Rowley   、Liew    等学者分析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47]
               的定义,给出了它们各自的作用。Sternberg                 认为智慧与智能和创造力有一定的关系,从这个出发点
               进行定义,智慧和智能两者不同。Meystel 等                [48] 定义“智能是感知系统运行环境,关联整个系统的发生
                                                                                                      [43]
               事件,对这些事件进行决策,执行解决问题和生成各自的行动和控制”。为了这样的需要,Liew                                             在
               DIKW 模型中增加了“智能”层次,从而将 DIKW 模型扩展到 DIKIW 模型。虽然关于智慧层次有众多讨
               论,但是 DIKIW 模型提供了一条把数据转化为信息、知识、智能和智慧的路径。
               7.2  推进路径      没有价值的信息化建设最终会被舍弃,尤其像具有公益性特点水利行业信息化。智

               慧水利“天生”有提高水利管理效率效能的属性,而 DIKIW 模型的信息转换                               [49] 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了
               理论基础。在数据、信息、知识转换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智能”改造,尽可能的少人化管理,甚
               至无人化管理;对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升级,使得业务管理效率更高;对水利管理体系完善,在智
               能化加持下,集众人之智,合众人之慧,使水利工作考虑更全面、预测更准确、决策更科学、执行
               更彻底、反馈更敏捷。智慧水利推进路径示例如下。
                   ——获取水利数据,进行态势感知,支撑监测监视。智慧水利的态势感知和监测监视属于水利
               数据领域层面。通过构建空天地网立体化感知体系,设计标准化的数据交互共享接口,对自然水
               系、水利工程、水利管理活动对象等数据全面采集及治理,形成高质量的水利大数据,将分散在跨
               层级、跨行业、跨部门、跨系统等涉水数据进行全面融合与同化,构建水利对象的数字化映射,形
               成对水利对象的时空变化态势的整体性认识,尤其能“透明式”监测监视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地

                 — 1362  —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