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111
水 利 学 报
2021 年 11 月 SHUILI XUEBAO 第 52 卷 第 11 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21)11-1369-10
长江经济带供水安全保障战略研究
陈 进 1,2,3 ,王永强 ,张晓琦 1,2,3
1,3
(1. 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科学院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10;
2. 武汉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3. 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0)
摘要:水安全保障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文根据近 10 年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用水结构和用
水指标变化情况,分析长江经济带及各区域、典型城市、农业灌溉用水及农村饮用水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
决对策。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虽已趋于稳定,但区域间存在差异,特别是中部地区用水指标偏高,仍
然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影响供水安全的主要问题是水质性缺水、干旱年缺水和供水保障率不高。建议:补齐水工
程建设短板,加强水利工程联合调控,加大水污染治理和节水减排力度,提高水源地建设和保护;遇特殊年份,
还需按用水类别实施应急管理以减小损失,保障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用水指标;水源地保护;非工程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88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10498
1 研究背景
[1]
长江经济带降水丰富、水系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 ,水安全保障一般都集中在防洪安全。实际
上,长江经济带历史上干旱造成的损失并不比洪灾小,只不过前者是“急性病”,关注的多;后者是
“慢性病”,关注的少。对于长江经济带水安全保障,供水安全不可忽视。
长江经济带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天然来水 70%以上集中在汛期、年内分布不均,且扣除洪水、
[2]
河道内用水(如航运等)和生态环境用水后,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丰富 。此外,长江经济带山丘
区面积占比 70%以上,蓄水条件差,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问题始终存在,流域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有待提高 [3-4] 。过去 40 多年,随着长江经济带高速发展,大量三高企业布局在长江两岸、化工企业聚
集,近 10 多万船舶航行在长江水系、航运发达,导致废污水排放总量大幅增加、突发水污染风险变
高;伴随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5-6] 。
[7]
更为突出的用水问题是,长江流域沿线民众用水方式比较粗放、节水意识淡薄 ,中水回用极少,城
镇供水管网漏损率较大;与发达国家和北方地区相比,用水指标和节水水平明显落后 [8-11] 。
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一期工程建成运行及新时期供需格局变化,规划到 2030 年调出长江
的水量将达到 453 亿 m ,占全国跨水资源一级区调出水量的 78%,长江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水源
3
地。而调水工程对水源区所在河段的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将造成一定影响,若遇干旱年,流域内外
存在竞争性取用水问题,长江水资源量可持续利用存在一定隐患 [12] 。此外,由于长江经济带社会
经济发展较快,废污水排放总量大,导致部分河流水质不稳定、湖泊和中小水库水污染或富营养
化程度加剧 [13-14]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 [15-17] (如 2018 年评价的 544
个水源地中,只有 464 个水质合格率达到 80%以上,占比 85.3%;其中全年水质均合格的水源地仅
收稿日期:2021-06-03;网络首发时间:2021-09-29
网络首发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10929.1109.003.html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890820)
作者简介:陈进(1959-),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流域水资源研究。E-mail:chenjin@mail.crsri.cn
— 1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