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112

391 个,占评价水源地的 71.9%),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本文根据长江经济带 11 个省市近 10 年来的用水总量、用水结构、用水指标和水功能区达标等方
               面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总体用水变化特征,并以长江流域上、中、下游 3 个典型省份(四川、湖北
               和江苏)为例,对比分析流域内各区域的用水差异性。然后,分别从城市群和农业及农村用水等方面
               深入分析供水现状,并选择成都、重庆、武汉、杭州和上海等大城市,分析城市群供水安全存在的
               问题;通过灌区和引调水工程建设讨论区域干旱缺水、农业及农村用水问题。最后,根据历史上典
               型干旱年情况,结合长江经济带供用水特征分析,讨论干旱年区域水资源可能存在的供需矛盾,并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长江大保护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  长江经济带用水现状及特征分析

               2.1  用水总量      过去 20 年,长江天然来水的水资源量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但区域间存在差异,其
               中上游略有减少,中下游略有增加                [16] ;长江经济带 11 省市处在长江干流及以南地区,天然来水变化
               规律与长江流域类似。
                   长江流域用水情况是          [16] :从 1949—1980 年,用水总量从 314 亿 m 增加到 1325 亿 m ,年均增长率
                                                                                             3
                                                                              3
               为 4.75%,属于用水总量高速增长期;从 1980—2000 年,用水总量年增长率仅 1.3%,用水总量增长
               率明显减缓;从 2007—2016 年,用水总量从 1925 亿 m 到 2039 亿 m ,年均增长仅 0.64%,用水总量趋
                                                                           3
                                                                3
               于稳定。其中,长江经济带 2010—2019 年用水总量(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0—2019)变化见图 1,变化
               幅度在 200 亿 m 以内,即占用水总量的 10%以内,总量整体趋于稳定。按年际分析,呈先降低后略
                             3
               微增加趋势,其中 2010—2016 年用水总量由 2613 亿 m 降低至 2454 亿 m 左右,用水总量相对于 2010 年
                                                               3
                                                                              3
               降低了 5%左右,2017—2019 年用水总量略微上升至 2494 亿 m ,相对于 2017 年增长了 0.5%左右。从区
                                                                      3
                                                                   3
                                                                               3
               域来看,2010—2019 年东部地区用水总量最大,在 1000 m 至 1100 亿 m 之间,呈逐渐降低趋势;中部
               地区用水总量次之,呈逐渐增加趋势;西部用水总量最小,变化较为平稳。长江经济带 2020 和 2030 年
                                                              3
                                                 3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 2922.19 亿 m 和 3001.09 亿 m ,当前用水总量没有超过控制指标,且随着产业
               结构的调整和节水管理的加强,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有望控制在国家要求的目标范围内。
                                  东部总用水量          中部总用水量        西部总用水量          长江经济带总用水量
                            3000
                            2500

                           用水量/亿 m 3  2000
                            1500

                            1000
                             500

                              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年份
                       (其中东部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中部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西部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
                                           图 1  2010—2019 年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变化趋势

                   从各行政区用水量变化幅度分析可知(见图 2):江苏、浙江、上海、重庆用水总量呈显著下降趋
               势,其中江苏下降幅度较大;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呈增加趋势,其中四川增幅最大;湖北、江
               西、安徽用水总量呈小幅度波动。
                   从万元 GDP 用水量角度分析:各省市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江苏虽然用水总量最大,占 11
               省市用水总量 20%左右,但由于其 GDP 在 11 省市中的贡献度最大,占比约 22%,故万元 GDP 用水量
               并不是最大,而且其工业用水量中有近 80%是直流式火电用水,因此,实际上江苏省用水效率在各
                 — 1370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