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113
600 300
500 250
400 200
用水量/亿 m 3 300 万元 GDP 用水量/亿 m 3 150
100
200
100 50
0 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年份 年份
(a) 用水总量 (b) 万元 GDP 用水量
图 2 2010—2019 年长江经济带 11 省市用水总量和万元 GDP 用水量变化趋势
行政省中最高;重庆和上海的用水总量最低,其
次是贵州,且由于贵州省 GDP 位于 11 省市之末,
故其万元 GDP 用水量相对较大;中部 3 省(湖北、
湖南、江西)用水总量分布集中,万元 GDP 用水
量指标均较大,说明中部区域经济和用水量同步
增 长 , 产 业 结 构 有 待 进 一 步 调 整 , 节 水 潜 力 较
大。
2.2 用水结构 据《中国统计年鉴》近 5 年数据,
长江经济带耕地面积在过去 5 年中没有增加,农
业用水总量基本没有变化,而工业和生活用水增 图 3 长江经济带 2019 年用水结构分布
加,特别是工业用水占比增加明显。图 3 为长江
3
3
经济带 2019 年用水结构,总用水量 2645.1 亿 m ,其中农业用水量 1400.2 亿 m ,占 52.94%;生活用水
量 419.8 亿 m , 占 15.87%; 一 般 工 业 用 水 量 383.57 亿 m , 占 14.5%; 火 电 用 水 量 403.33 亿 m , 占
3
3
3
15.25%;生态用水量 38.2 亿 m ,占 1.44%。
3
选择四川省、湖北省和江苏省作为上、中、下游代表区域(见图 4),分析三地用水结构变化特点
为:(1)四川省 2016—2019 年总用水量呈递减趋势,其中生活用水量稍有增加,农业用水量基本稳
定,工业用水量(包括一般工业用水量和火电用水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占总用水量比例的降幅为
5.85%,是该省用水总量递减的主要原因。与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对比而言,四川省农业、生活、生
态用水的比重更大,工业用水比重相对较小。(2)湖北省 2015—2019 年用水总量呈小幅度波动,生活
用水量占比逐步下降、生态用水量占比逐步增加,用水结构与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基本一致。(3)江
苏省用水总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农业用水量下降幅度明显,而生态用水量增幅显著,与长江经济带
用水结构对比,其生态用水量占比更大、生活用水量占比更小。
2.3 用水指标 以 2019 年用水指标为例,分析长江经济带 11 省市用水指标情况见表 1 和图 5,各区
域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效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节水潜力。从区域来看,
下游各省市综合用水效率普遍高于上中游各省市。
由图 5(a)(b)可知,长江经济带的城镇生活日均用水量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生活日均用水
量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各省份的生活用水指标差别较大,浙江省的农村生活日均用水量是贵州
省 2 倍。从区域分布来看,湖南、湖北、江西等长江中游省份的城镇生活用水指标普遍较高,安徽、
浙江、江苏和上海等长江下游省市的农村生活用水指标普遍较高。由图 5(c)(d)可知,长江经济带工
业用水效率略低于全国平均值;11 省市中有 8 个省市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和 6 个省市的万元工业
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各省份之间的工业用水指标差别较大,万元工业增加
值耗水量最大差值为 19 m(最高的是江西省,最低的是江苏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最大差值为
3
— 1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