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118

表 4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2020 年)

                          省市                           农村集中供水率/%                         自来水普及率/%
                          上海                                 100                              100
                          江苏                                 100                              98
                          浙江                                 99                               99
                          安徽                                90.1                              88.5
                          江西                                 92                               90.2
                          湖北                                 96                               94
                          湖南                                 85                               80
                          重庆                                 88                               86
                          四川                                86.1                              82
                          云南                                 96                               94
                          贵州                                96.32                             90.2

                  注:1)数据来源于各省市“十三五发展”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5  讨论与建议


                   本文从长江经济带总体用水情况分析切入,以主要城市和农业农村两大方面阐述供水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本小节立足于前述长江经济带“用水”与“供水”的多要素多层次分析,结合历史上典型干
               旱年情景,明确水资源供需矛盾产生的关键因素,从气候干旱、跨流域调水、灌溉配套工程等方面
               剖析长江经济带供水保障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5.1  问题讨论      近 10 年(2010—2019 年)长江经济带绝大多数地区处于平水年,其用水情况属于正常
               年份,如遇干旱年,用水量会增加。由于农业用水仍是最大的用水户,故干旱越严重,农业等河道
               外用水量会越大;若遇严重干旱年,相当多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十分突出。以 1949 年以来的
               三个典型干旱年为例具体分析:1959 年,长江中下游和四川东部发生严重干旱,成灾农田面积近亿
               亩 [19-20] ,其中江苏 67%山塘和小水库干涸;湖北 7 月下旬塘堰 80%干涸,8 月中旬后小河几乎全部干
               涸;湖南衡邵和湘西地区塘堰半数以上干涸;长江中游沿江 121 个闸和 161 个明口,能放水的只有 50
               个闸,13 个明口。1978 年,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发生严重干旱,当年汉口站无雨日 167 d,连续无
               雨日 47 d;长江中下游 1—10 月水量为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低值,中下游大部分塘堰干涸,河溪断流,
               许多大中型水库水位低于死水位;大通站来水量比常年同期少 40%,实测最小流量 6759 m /s,为历
                                                                                                  3
               史上最小值。2006 年,长江流域又发生严重干旱,其中重庆、四川两省市最为严重                                     [21] ,重庆市旱灾
               天数超过 70 d,巫山长达 111 d,四川省大部分地区伏旱长达 40 d;当年汛期时段内,长江流域上游
               的寸滩站、嘉陵江的北碚站都出现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8 月 22 日,宜昌站汛期出现最低
               水位 40.46 m,比 1877 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还低 0.94 m,中游沙市站最低水位 33.06 m,比
               1903 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低 1.37 m,长江中游沿江涵闸引水困难。
                   由此可见,遇严重干旱年,区域大范围内的塘堰会干涸,中小水库蓄水量低、甚至可能低于死
               库容,但农业灌溉用水又会大幅增加,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部分城市出现提水和
               引水困难的不利情况。虽然目前水利工程体系日益完善,但若出现少水、无水情景,大多数中小水
               利工程将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必须启动应急用水管理等措施。此外,若遇严重干旱年,南水北调等
               跨流域调水工程取水保证率也会下降,北方受水区也需要配合做好节水和需求管理工作。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供水主要的问题是:本地水源水质差,严重依赖地表客水或者长距离引调
               水,缺乏优质的备用水源地,各城市都面临客水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安全隐患。农村饮用水面临的主
               要问题是:水源地水质有待提升;大量分散式水源地,水源地保护难度大;供水工程规模小,供水
               成本相对较高,农村居民自来水使用率较低,水费收入不足以供水工程的运行和维持成本。

                 — 1376  —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