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26
(2)截面设计。求得内力 M 和 V 后,根据规范要求 [15] ,验算竖杆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是否满足
i
i
要求。
3.2.2 张弦梁结构计算
(1)内力计算。张弦梁结构内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初始张拉时预应力产生,另一部分由泥
石流荷载产生。将两部分内力线性叠加,可得结构的内力。
①初始张拉阶段内力求解。由文献[16]可知,本文认为施加的预应力应抵消泥石流浆体荷载产
生的弯矩,即
F l 2
T = δ (8)
8( f + f
1 )
10 20
式中: T 为施加的预应力,kN ;l 为张弦梁结构跨度, m ; f 和 f 分别为张弦梁的矢高和张拉索
1 10 20
的垂度,如图 6 所示。
图 6 张弦梁结构几何图
初始张拉时张弦梁结构受力如图 7 所示,张弦梁内力为:
M = Z T cosθ i (9)
i
i
i
N = T cosθ (tanθ sinϕ - cosϕ i ) (10)
i
i
i
i
i
V = T cosθ (tanθ sinϕ + cosϕ i ) (11)
i
i
i
i
i
式中: M 、 N 和V 和分别为结构任一截面弯矩(kN∙m)、轴力(kN)和剪力(kN);θ 、ϕ 为张拉索和张
i
i
i
i
i
弦梁在第 i 个撑杆节点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可通过曲线方程求得;Z 为第 i 个撑杆高度, m ;
i
T 为张拉索索段张力,kN,可由式(12)求得。
i
图 7 初始张拉阶段张弦梁结构计算简图 图 8 张拉索索段张力示意
张拉索索段张力分布特点如图 8 所示,由文献[17]可知,若任意相邻张拉索索段的张力分别为T i
和T ,根据张拉索节点在撑杆轴线方向的平衡条件可知:
i + 1
T cosα = T i + 1 cosα i + 1 (12)
i
i
式中:α 和α i + 1 分别为撑杆左右相邻张拉索索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可通过张弦梁结构曲线方程(13)
i
和(14)曲率求得。
张弦梁结构曲线方程为:
z = f æ ç1 - 4x 2 ö ÷ (13)
è l ø
10 10 2
æ 4x 2 ö
z = -f ç1 - ÷ (14)
è l ø
20 20 2
式中: z 、 z 分别为张弦梁和张拉索任意截面的竖向位置。
10 20
②泥石流荷载作用下张弦梁结构内力求解。泥石流荷载作用下张弦梁内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
— 1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