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28

n
                                               E I = 4π m(2a ) 4 a f n  2  - a f 1  2                 (21)
                                                       2
                                                               1
                                                 2 2            a b - a b
                                                                 1 n
                                                                      n 1
                   故弹性支座的刚度为:
                                                             E I
                                                       K =   - 2 2                                    (22)
                                                             -
                                                         m
                                                              -- 2
                                                             M ds
                                                                                   2
                                          2
               式中:a 为撑杆水平间距; f 为张拉索第 1 阶固有频率的理论值,Hz ; f 为张拉索第 n 阶固有频率
                                         1                                        n
               的理论值, Hz ; a 、 b 分别为第 1 阶和第 2 阶频率对应的常数;a 、b 为第 n 阶频率对应的常数;m
                                1   1                                      n   n
               为张拉索每米的重量, kg/m 。
                  (2)截面设计。求得内力 M 、N 和V 后,根据规范要求                     [15] ,验算张弦梁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是否
                                                   i
                                               i
                                           i
               满足要求。
               3.2.3  立柱和牛腿计算
                  (1)内力计算。①牛腿。牛腿为异形牛腿,将其分为 R 部和 U 部,分别进行内力计算,如图 12
               所示。















                                       图 12  牛腿计算简图                         图 13  立柱计算简图
                   R 部:
                                                         M = F c                                      (23)
                                                           i
                                                               s
                                                          V = F s                                     (24)
                                                           i
                   U 部:
                                                          N = F s                                     (25)
                                                           i
               式中: F 为张弦梁结构支座力,kN ;c 为滑移支座中心距离 U 部的距离, m 。
                       s
                   ②立柱。根据立柱约束条件将其简化为悬臂梁,悬臂梁底端为立柱与基础梁的交界面,如图 13
               所示。求解立柱内力时,应考虑大块石冲击力 F 的作用位置和数量。
                                                         F y  2  n
                                                    M =   δ 2  i  +  å Fy i                           (26)
                                                      i
                                                                i = 1
                                                             n     n
                                                          i å
                                                  V = F y +    F + å F s                              (27)
                                                   i
                                                       δ
                                                            i = 1  i = 1
               式中: y 为第 i 截面距立柱顶点的距离, m ;n 为第 i 截面以上 F 和F 的个数。
                      i
                                                                             s
                   ③立柱埋深。立柱埋深如图 14 所示,由式(26)—(27)可求得立柱与地面相交处截面剪力 V 和弯
                                                                                                     i
               矩 M 。根据静力平衡可得:
                   i
                                                       E px  = E ax  + V i                            (28)
               式中: V 为立柱与基础梁交界面处剪力,kN ; E 为立柱埋入段被动土压力,kN ; E 为立柱埋入
                                                            px
                                                                                              ax
                      i
               段主动土压力,kN 。
                  (2)截面设计。求得内力 M 和 V 后,根据规范要求                     [19] ,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
                                                i
                                           i
                 — 1286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