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45

(b) h 1
                                       (a) v 1、v 2















                                                                                  (d) p
                                      (c) h 2
                                              图 12  各修正系数与循环球应力幅值关系




















                                                            振次 N(次)
                                                图 13  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对比


               5  循环球-偏应力耦合机制的讨论

               5.1  耦合作用下的有效应力路径               试样的变形是引起累积孔压增长的主要原因,而累积孔压的增长
               会影响到有效应力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有效应力路径进行分析,而在有效应力路径中,有效球应
               力 p ′为:
                                                           p ′ = p - u                                (10)
               式中:p 为瞬时球应力;u 为瞬时孔压。图 14 为具有代表性的 3 组试验(试样编号为 3-3、3-4、3-5)
               的有效应力路径,由图可知,随着循环荷载的耦合作用,有效应力路径逐渐向 p ′轴负方向的移动,
                                                                                              [9]
               且随着循环振次的增加,有效应力路径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并接近垂直,这与王军等 人的研究结
               果一致。在有效应力路径循环过程中,有效应力路径的两端曲线比较稠密,中部的曲线稀疏。这是
               由于在耦合作用下,孔压在振动初期的消散速度大于累积速度,导致有效应力路径在循环开始阶段

                                                                                              — 1303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