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75
由于混凝土的裂缝主要集中在浆体部位,自愈合也是通过水泥浆体自愈来实现,为此以水泥砂
浆的自愈为目标开展试验研究。试验以水泥颗粒作为自愈因子,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外包
膜,组成水泥颗粒 PVP 类细胞体(CPVPC),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作为水泥颗粒与 PVP 之间的连
接桥,起到桥接作用,使两者存在稳定的包覆与被包覆关系。另外,PVP 具有优秀的物理性质,在
与骨料的摩擦中不易出现破损,对内部物质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19] 。 PVP 的化学性质特殊,在碱
性环境中会发生水解反应,所以 PVP 也符合混凝土的内部化学性质要求。本试验,将通过合理手段
观察水泥颗粒 PVP 微球的形态特征,测量 PVP 外包膜的具体厚度,验证 PVP 外包膜的分解情况,以
及试块在水泥颗粒 PVP 类细胞体添加下的自我修复能力。
2 试验方法设计
2.1 制备 CPVPC 考虑到 PVP 有可溶于无水乙醇与水的物理性质,水泥颗粒具有不与无水乙醇发生
反应的化学性质,所以在 CPVPC 的制备过程中,可使用无水乙醇作为两者结合的反应介质。但是,
现阶段的无水乙醇虽仍含有极其微量的水,但微量的水不足以对试验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不对此进
行考虑。本试验以磁力加热搅拌器作为搅拌仪器,选择聚四氟乙烯 B 型(8×40 mm)为搅拌转子。具体
制备步骤如下所述:(1)将水泥与无水乙醇采用 1g∶1.25 ml 的比例进行混合,本文将 100 g 水泥与相应
体积的无水乙醇混合,在恒温 70 ℃、转速 700 r/min 的环境下搅拌 3 min 后,加入 4gKH550,在恒温
70 ℃、转速 1000 r/min 环境下搅拌离心 30 min,获得表面附着硅烷偶联剂的水泥颗粒,随后在恒温环
境中静置 1 h,得到处理后的水泥颗粒,并进行干燥处理。(2)将 PVP 与处理后的水泥颗粒采用不同
比 例 混 合 , 以 调 节 PVP 外 包 膜 厚 度 , 如 表 1 所
示。将 PVP 加入到 250 ml 无水乙醇中,混合溶液 硅烷偶联剂处理 添加 PVP
在 恒 温 70 ℃下 以 转 速 800 r/min 搅 拌 混 合 3 min,
随后加入处理后的水泥颗粒,在恒温 70 ℃、转速
图 1 CPVPC 制备机理
1500 r/min 的 环 境 下 搅 拌 混 合 30 min, 最 后 得 到
处理后的 CPVPC,并进行干燥。制备机理如图 1 所示。
表 1 PVP 添加量设计
分组 P/C-0 P/C-4 P/C-8 P/C-12 P/C-16
PVP 添加量/g 0 4 8 12 16
2.2 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及试块制备 按照规范 [19] 进行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如表 2 所示:
表 2 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
类别 水泥 砂 水
质量/kg 101 302 42
采用 P·O42.5 的水泥,设计水灰比为 0.415,按照标准制备 70.7 mm×70.7 mm×70.7 mm 的正方形水
泥砂浆试块 [21] ,CPVPC 作为凝胶材料替代物,替代率为 15%,具体的试块数量及试验用途可见表 3。
浇筑好的试块在 24 h 后进行脱模,随后放入标准养护箱内进行养护,保持温度 25(±2)℃,保持湿度
95(±5)%,养护 3 d,对 M1 类别进行极限抗压强度测试,取 6 组抗压强度平均值。对 M2 类别施加预
压力,压力大小为 80%的极限压力。对施加预压力后的试块进行水养护,水面需超过试块顶面 1 cm。
当水养护龄期达到 7 d、14 d、28 d 时,分别取 6 块试块进行强度恢复测试。强度恢复率如式 1 所示。
P = f n - f 0 (1)
f 0
式中: f 0 为水泥砂浆试块在 7 d 时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MPa; f n 为水泥砂浆试块在水养护后的 7 d、
14 d、28 d 时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MPa。
— 1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