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2022年第53卷第2期
P. 113

)
                                                     n (λÑT = h (T  amb  - T  )                       (19)
                                                               c
               式中:n 为渠道边界外法向向量;T                  为外界温度,K;T 为边界计算温度,K;h 为对流热交换系
                                                amb                                        c
                       2
               数,W/(m·K),由风速来近似确定,公式如下:
                                                        h = 3.06v + 4.11                              (20)
                                                         c
               式中:v 为风速,m/s;根据现场气象数据,渠顶和渠底风速近似取 5 和 1 m/s,并采用线性函数进行
               插值。模型底部为恒温边界,取灌区多年平均温度 8 ℃;模型的左右两边设为绝热边界,即热通量
               - n·ÑT = 0。
                   选取当地 11 月到次年 3 月的日平均气温作
               为外界气温,如图 5 所示。本文的计算周期为
               从 平 均 气 温 降 至 0 ℃ 的 11 月 20 日 至 3 月 20
               日,即 120 d,时长约为 1 个冻融期。
                  (2)水分边界条件。地下水位根据不同形式
               具体情况确定;其他边界为无流动边界,即
               -n·Ñh = 0。
                  (3)力学边界条件。模型的左右边界以及
               下边界设为法向位移约束;考虑渠道护底卵砾                                  图 5  2020—2021 年当地日平均气温曲线
               石为非冻胀敏感性土且为松散介质,其冻胀变形对邻近衬砌基土的冻结约束可忽略不计,故只考虑
               其重力对基土的竖向压力、对侧向衬砌的水平压力以及摩擦力。其中,卵砾石对基土的竖向压力满
               足静水压力公式,对侧向衬砌的水平压力采用非黏性土的朗肯被动土压力公式                                      [37] ,摩擦力为水平压
               力乘以摩擦系数,表达式如下:
                                                          P = ρ gd                                    (21)
                                                               s
                                                            v
                                                           2æ
                                                    P = tan ç45° +  φ  ö ÷ ρ gh                       (22)
                                                      h
                                                            è     2  ø  s
                                                          F = f·P h                                   (23)
                                                               s
                                                            n
                                                                              3
               式中:P 为卵砾石对基土的竖向压力,Pa;ρ 为卵砾石的密度,kg/m ;d 为卵砾石厚度,m;P 为卵
                                                        s
                      v
                                                                                                     h
               砾石对侧向衬砌水平压力,Pa;φ为卵砾石的内摩擦角,°;h 为接触面上的各点和卵砾石表面的垂直
               距离,m;F 为卵砾石对衬砌的摩擦阻力,Pa;f 为混凝土与卵砾石之间的摩擦系数;g 为重力加速
                          n
                                                            s
                      2
               度,m/s 。
                   上部其他边界为自由边界。初始地应力通过自重应力获得。
               4.3  计算参数      浅层基土天然体积含水率为 0.2左右,处于半饱和状态,液性指数为 0.50 ~ 0.80,塑性指
                                                                                                    [11,9]
               数为 5.5 ~ 6.5,属低液限沙质壤土,其弹性模量、泊松比与温度的关系采用拟合公式即公式(24)(25)                                 2  。
                                                  ì ï 20 - 11.3(0.5 + T  ) ,T  -0.5℃
                                                                  0.6
                                               E = í                                                  (24)
                                                  ï
                                                  î 20,               T > -0.5℃
                                                 ì0.33 + 0.007(0.5 + T  ),T  -0.5℃
                                              ν = í                                                   (25)
                                                 î 0.33,              T > -0.5℃
                                                                     [28,38]
                   土体各相、土水特征曲线及冻结曲线的参数取值见表 2                             ;混凝土和卵砾石的热学、力学参数
                                [28,39-40]                                 [26-27]
               模型参数取值见表 3             ,衬砌与基土之间的接触参数取值见表 4                      。
               5  结果与分析

                   由于渠道断面的几何对称性、边界条件的对称性以及网格的对称性等,取渠道断面的一半进行

               分析。根据模拟的结果,在渠底 1 m 以下区域的温度恒为正且水分场不随时间变化,故只对渠底 1 m
               以上区域进行结果分析。

                                                                                               — 235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