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2022年第53卷第4期
P. 13

(1)将初始控制轴压代入 0 次干湿循环可知,对于干燥工况下的岩石,3.24 MPa 所对应的损伤变
               量为 0.000 39,可以理解为此时岩体内部产生了量化为 0.000 39 的损伤;对于饱和工况下的岩石,
               3.24 MPa 对应的损伤变量为 0.000 636,与干燥工况相比,其损伤变量增加了 38.68%。在进入下一次
               干湿循环时,将采用饱和工况下的 0.000 636 进行分析。
                  (2)将 0 次干湿循环下累积的损伤变量 0.000 636 代入 1 次干湿循环的损伤本构模型可知,此时干
               燥 工 况 下 所 对 应 的 有 效 轴 压 提 升 到 了 3.815 MPa, 在 该 轴 压 下 饱 和 工 况 所 对 应 的 损 伤 变 量 增 加 为

               0.001 144,在进行下一次干湿循环时,将采用饱和工况下的 0.001 144 进行分析。由于篇幅有限,2
               至 7 次干湿循环的相关推导方法是一致的,此处不再展开,所推导参数如表 3。
                  (3)当进行到 8 次干湿循环时,上一次累积的损伤变量已经达到了 0.070 953,此时由干燥工况下
               岩体的损伤本构模型所确定的有效轴压也已经达到了 11.721 MPa,在该轴压下饱和工况所对应的损
               伤为 0.195 443。在进入下一次干湿循环时,将采用饱和工况下的 0.195 443 进行分析。
                  (4)当进行到 9 次干湿循环时,将损伤变量 0.195 443 代入干燥工况下岩体的损伤本构模型分析可

                                                表 4  箭穿洞危岩体损伤演化参数

                    干湿循环次数            有效轴压/MPa         轴压递进量/%         损伤变量累积值          损伤变量递进量/%
                         0               3.24                            0.000636
                         1               3.82             17.90          0.001144            79.87
                         2               4.32             13.09          0.002047            78.93
                         3               4.88             12.92          0.003602            75.96
                         4               5.576            14.31          0.007743           114.96
                         5               6.668            19.58          0.015997           106.60
                         6               7.949            19.21          0.032893           105.61
                         7               9.555            20.20          0.070953           115.71
                         8              11.721            22.67          0.195443           175.45
                         9              15.615            33.22            崩塌                崩塌
                             干燥状态(应力)         饱和状态(应力)            干燥状态(损伤变量)           饱和状态(损伤变量)
                                                                    20                          0.5
                      20                          0.5
                                                                    18
                      18                          0.4               16                          0.4
                      单轴压缩强度/MPa  12 8 6          0.3  损伤变量         单轴压缩强度/MPa  12 8 6 4        0.3  损伤变量
                      16
                                                                    14
                      14
                                                                    10
                      10
                                                                                                0.2
                                                  0.2
                                                                                                0.1
                                                  0.0
                       0 4 2                      0.1                2 0                        0.0
                                                                    -2
                      -2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应变×10 -3
                                       -3
                                  应变×10
                           (a) 0 次干湿循环下损伤累积                            (b) 1 次干湿循环下的损伤累积
                      20                          0.5               20                          0.5
                      18                          0.4               18                          0.4
                     单轴压缩强度/MPa  12 8 6           0.3  损伤变量         单轴压缩强度/MPa  12 8 6          0.3  损伤变量
                      16
                                                                    16
                      14
                                                                    14
                      10
                                                                    10
                                                  0.2
                                                                                                0.2
                                                  0.0
                       0 4 2                      0.1                4 2 0                      0.1
                                                                                                0.0
                      -2                                            -2
                      0.0  1.0  2.0  3.0  4.0  5.0  6.0              0.0  1.0  2.0  3.0  4.0  5.0  6.0
                                 应变×10 -3                                       应变×10 -3
                           (c) 8 次干湿循环下的损伤累积                        (d) 9 次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损伤累积
                                          图 12  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劣化带岩石损伤累积分析
                                                                                               — 387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