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2022年第53卷第4期
P. 27

体应力和稳定计算的等效内力法,以丹江口 7 坝段为例计算了不同结合面粘结状态时的应力分布和
                                                         #
               稳定安全系数,得到如下几点结论:(1)有限元等效应力法可以考虑结合面脱开、新老混凝土材料差
               异、基础非均质性等复杂条件,同时可消除坝踵、新老坝趾处的应力集中,具有有限单元法和材料
               力学法双方的优势。等效内力的计算可通过应力积分法和直接反力法实现,由于直接反力法从平衡
               方程得到内力,可以避免网格剖分、应力集中点、应力跳跃点等带来的误差,是大坝加高应力和稳
               定分析的优选方法。(2)新老结合面粘结不良时会影响新老坝体的分载,稳定分析时除了需要计算整体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还应复核新老坝块的局部安全系数,分析方法可用有限元等效内力与刚体极限平
               衡相结合的方法。(3)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可用于加高重力坝的整体和局部抗滑稳定分析,局部和
               整体安全系数的取值可通过滑动面贯通和位移曲线拐点对应的折减系数确定。为了便于和刚体极限平
               衡法比较,采用的计算模型和屈服准则应尽量和刚体极限平衡分析一致。(4)丹江口大坝 7 坝段的计算
                                                                                                #
               分析结果表明,结合面状态对坝踵应力影响较小,但对建基面新老混凝土结合处的应力影响较大,当
               斜坡段下部粘结时建基面不会出现拉应力且压应力满足规范要求,粘结比例大于 17.5%时抗滑稳定安
               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丹江口大坝已蓄水运行 8 年,实测结合面粘结比例大于 42%,安全是有保障
               的。(5)采用如上方法进行应力和稳定分析时,坝体及坝基应力、整体和新老坝块的局部抗滑稳定安全
               系数的控制标准应与现行《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 319—2018)一致。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的屈服准
               则及抗滑稳定控制标准、自重作用下的剪应力影响、新老混凝土温差作用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 钮新强,文丹,吴德绪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技术研究[J]. 人民长江,2005(7):6-8 .
                [ 2 ] 季健康,邓仕涛 . 浅谈国内外大坝加高工程现状[J]. 中国水运(学术版),2008,8(1):40-42 .
                [ 3 ] 周厚贵 . 大坝加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综述[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5):
                       23-29 .
                [ 4 ] GLENN S T,MICHAEL F R,et al . Structural Design for SAN VICENTE Dam Raise[C]/21st Century Dam De⁃
                                                                                       /
                       sign—Advances and Adaptations . 31st Annual USSD Conference,San Diego,California,2011 .
                [ 5 ] 王博,纪园可,周厚贵 . 国内大坝加高情况概述[J]. 水利水电技术,2014,45(2):57-60 .
                [ 6 ] 王慧,韦凤年 . 南水北调关键技术突破对推动我国水利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
                      [J]. 中国水利,2019,881(23):63-66 .
                [ 7 ] 垣谷正道 . 多目的なダムの建設[M]. 东京:日本財団法人ダム技術センター,1987 .
                                                                                                       /
                [ 8 ] CHAVARRI G,DE FRIES A,SHIEH W Y . Raising guri grawity dams-stability ang stress investigations[C]/
                       Thirte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Large Dams,Interfac problems of Dams,New Delhi,1979 .
                [ 9 ] United States,Bureau of Reclamation . Design of Gravity Dams[M]. Colorado:A Water Resources Technical
                       Publication,1976 .
                [ 10]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 Gravity Dam Design:EM 1110-2-2200[S]. Washington: Department of the Army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1995 .
                [ 11] 廖仁强,陈志康,张国新,等 .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7
                      (6):47-49 .
                [ 12] 张国新,朱伯芳,吴志朋 . 重力坝加高的温度应力问题[J]. 水利学报,2003(5):11-15 .
                [ 13] 颜 天 佑 ,钮 新 强 ,李 同 春 ,等 . 已 有 裂 缝 重 力 坝 加 高 后 的 工 作 性 态[J]. 水 利 水 电 科 技 进 展 ,2009(1):
                       47-51 .
                [ 14] 内田敏久,东侧丰二,邓宣仲 . 关于重力坝加高新老混凝土接合面的研究[J]. 人民长江,1980(5):88-97 .
                [ 15] 肖汉江,崔建华,徐跃之 .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新老混凝土结合问题研究[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7,5(5):8-11 .
                [ 16] 朱伯芳,张国新,吴龙珅,等 . 重力坝加高中减少结合面开裂措施的研究[J]. 水利学报,2007(6):3-9 .
                [ 17] 杨会臣,贾金生,郑璀莹 . 重力坝分析的改进有限元等效应力法[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3,11(2):112-116 .


                                                                                               — 401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