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2022年第53卷第10期
P. 12

3
                                        表 3 长江流域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水源工程情况表                              (单位:亿m )
                                                        地表水
                  区域         供水总量                                                  地下水           其它水源
                                           蓄水       引水        提水       调水
                  上游           208         57.5     48.5      68.3      0.05        27.3           6.0
                  中游           326         24.8     20.2     242.2      0.12        36.8           1.5
                  下游           336         80.2     123.5    124.8      0.00         2.9           4.5
                 全流域           869        167.5     205.1    423.1      0.15        61.3           12.1


                  在干旱年,提高城镇供水保障率的重点是供水水库蓄水情况和沿江沿湖城市取水水位的保障。目
              前向城镇供水的水库都具有较强的调节性能,如季调节、年调节,甚至多年调节,只要上年末水库蓄
              满,来年供水就有保证,而江湖取水水位保障与天然来水和上游水库调蓄关系很大,沿江城镇取水预
              警水位一般是根据典型枯水年(99%)和枯水季极端枯水位确定的,城市取水水位具有较大的安全系
              数,表 4为长江中下游重要城市供水预警水位,由表 4可见,取水保证率较高。长江主要支流上的重
              要城市情况也类似,由于在流过城市河流下游建闸坝(如长沙、南昌),或者建立水库与河湖多水源互
              为备用(如合肥),即使出现 2006年和 2022年 “汛期反枯” 现象,一般不会给城市供水产生显著影
              响。此外,长江中下游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且埋深较浅,抗旱打井补水,挖掘地下水潜力,也是有效
                                                                                                         3
              的应急措施,因此目前旱情总体可控。比如截止 9月 14日,江西省全省水库总蓄水量仍有 135.9亿m ,
              其中大型、中型、小型水库蓄满率为 80%、52%和 27%。然而,根据旱情发展形势来看,预计 9月中
              下旬长江流域降雨将继续偏少,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出现夏秋连旱成为定局,可能会给部分
              城镇供水带来不利影响。如果秋季再没有明显的降雨过程,大量水库难以从汛限水位以下恢复到正常
              蓄水位,旱情就可能持续到明年春季,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必须做好抗大
              旱、抗长旱的准备。
                                         表 4 长江干流重要城市控制断面供水预警水位表                                (单位:m)

                            功能分类                    荆州       岳阳        武汉       九江        大通        南京
               现状取水口        城市生活          泵站      29.6~31.5         11.6~14.24   6.5    - 6.2~6.38  - 5~ - 8
                特征水位         工业           泵站       29~31    12~20    10.8~12.8  6.5~7    2.9~6.9   - 2~ - 5
                供水预警    城市生活(99%保证率旬平均水位)          30.80     17.75    12.35     7.43      3.78      1.99
                 水位       工业(95%保证率旬平均水位)          31.51     18.94    13.19     8.18      4.27      2.27


              4.2 长江流域抗旱减灾应对措施 干旱是自然现象,抗旱的目的不是消除干旱,而是减少干旱损失,
              抗旱措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程措施,另一类是非工程措施,前者旨在提高应对抗旱能力,后者主
              要是减少干旱损失,两者有效结合才是科学的应对措施。
                                                                                                3
              4.2.1 水利工程体系 长江流域已经建成大、中、小型水库 5.19万座,总库容 4141亿m ,引水工程
              36.8万处,建成灌区 15.6万处,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还在加大投入力度,一大批国家和区域水网工程、
              水源工程、引调水工程正在修建,水利工程体系日益完善,抗旱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但值得注意的
              是,目前平原区水网及灌溉系统工程已经较完备,而在山丘区再开展大规模灌溉系统建设、提高农田
              灌溉保障率(超过 80%),或者将山丘区灌溉保障率定的与平原区一样,并不合理,不仅工程建设难度
              大,而且建设、运行管理成本高,在丰水年和平水年,许多工程发挥作用不大,甚至长期闲置。所
              以,在山丘区,在充分发挥现有大中性水利工程作用的同时,仍然应该重视小水窖、小水池、小泵
              站、小塘坝、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作用,通过打水井、淘山泉、建移动抽水设施,解决偏远山丘地
              区用水问题。对于旱灾损失,可以通过灾后重建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和农业保险等非工程措施解决。
              4.2.2 非工程措施 抗旱非工程措施包括气象、水文、土壤墒情及工情(水库蓄水状态等)监测、分
              析、预报、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水利工程群联合优化调度;抗旱风险管理及应急管理机制;抗旱救

                     5
                —  1 1 0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