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23年第54卷第2期
P. 20
(4)把干支流各分区的设计洪水过程输入到率定好的 MISO模型,模拟预测三峡水库入库洪水。
(5)基于不增加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风险原则,保持三峡水库的最高调洪水位及最大下泄流量不变,
采用试算法推求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预留 V 防洪库容条件下,三峡水库的互补等效防洪库容 Δ V 。
J TGR
循环终止条件设定为三峡水库的最高调洪水位与不考虑互补等效情况下的最高调洪水位 Z 差值小于
m
0.01m。
( 6)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可得到一系列(V,Δ V )值。在水库调度规则和设计防洪标准不变的前
TGR
J
提下,考虑不同典型年和设计频率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得到防洪库容的互补等效关系,以
2
决定系数 R为标准衡量回归效果。
5.1 金沙江下游梯级和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等效系数 采用三峡水库 1954、1981、1982、1998和 2020
典型年 20年一遇、100年一遇和 1000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并基于上述最可能组成结果得到各分
区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根据构建的 MISO模型模拟三峡水库受金沙江下游水库调蓄后的入库洪水。
采用试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计算三峡 5个典型年的洪水地区组成情况下,金沙江下游梯
级和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等效关系见表 4。在 p<0.001置信水平下,5种典型年的洪水地区组成情况下,
2
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决定系数 R 均高于 0.9,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1954、1981、1982、1998和
2020典型年 1000年一遇设计洪水防洪库容的等效关系式分别为:
0.923V + 0.965V + 0.964V + 1.007V - 57.135
WDD BHT XLD XJB
0.525V + 0.527 V + 0.525 V + 0.536 V - 10.749
WDD BHT XLD XJB
Δ V TGR = 0.597V WDD + 0.600 V + 0.661 V + 0.748 V - 28.807 (6)
BHT
XJB
XLD
0.968V + 0.981 V + 0.969 V + 0.935 V - 13.898
WDD BHT XLD XJB
0.781 V WDD + 0.748 V + 0.751 V + 0.740 V - 36.577
XLD
BHT
XJB
式中 V∈[0,max{V }](i = WDD ,BHT,XLD,XJB)。
fh,i
i
表 4 各典型年金沙江下游梯级和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互补等效系数汇总表
20年一遇 100年一遇 1000年一遇
典型年 水库防洪库容
等效系数 R 2 等效系数 R 2 等效系数 R 2
0.724 0.758 0.923
V WDD
0.725 0.758 0.965
V BHT
1954 0.997 0.999 0.995
0.725 0.758 0.964
V XLD
0.742 0.760 1.007
V XJB
0.482 0.492 0.525
V WDD
0.484 0.492 0.527
V BHT
1981 0.998 0.996 0.965
0.480 0.483 0.525
V XLD
0.485 0.473 0.536
V XJB
0.576 0.607 0.597
V WDD
0.573 0.607 0.600
V BHT
1982 0.991 1.000 0.921
0.567 0.606 0.661
V XLD
0.527 0.610 0.748
V XJB
0.997 0.997 0.968
V WDD
0.998 0.997 0.981
V BHT
1998 0.971 0.999 0.995
0.983 0.997 0.969
V XLD
0.956 0.994 0.935
V XJB
0.641 0.680 0.781
V WDD
0.641 0.680 0.748
V BHT
2020 0.988 0.975 0.972
0.612 0.690 0.751
V XLD
0.558 0.690 0.740
V XJB
— 1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