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2023年第54卷第2期
P. 37
t
t
3
t
t + 1
t
t
式中:V 、V 分别为电站 m在第 t时段始、末的库容,m ;I、O 、Q 、S分别为电站 m在第 t时
m m m m m m
3
段入库、出库、发电、弃水流量,m ?s;Δ t为计算时间步长,本文取 Δ t = 15 × 60s ;Q t 为电站 m在
m ,local
3
3
第 t时段区间流量,m ?s;O t - delay 为电站 m的直接上游电站 m - 1 在 t - delay时段的出库流量,m ?s,本文
m - 1
假定每座下游电站只有一个直接上游电站;delay 为电站 m - 1 的出库流量流达下游电站 m的滞时,s。
m - 1
( 2)期末水位控制约束:
T
Z = Z (3)
m
m
T
式中 Z 、Z 分别为电站 m在调度期末的库水位和目标水位,m。
m
m
(3)振动区约束 [19] :
t
t
t
t
(N - NS )(N - NS )>0 (4)
m
m,k
m
m,k
t
t
式中NS 、NS 分别为电站 m在第 t时段时第 k个组合振动区上下限,MW。
m,k m,k
( 4)出力持续时段约束:
t - Δ
t
t - 1
( N t - Δ + 1 - N )(N - N ) ≥0,Δ = 1 ,2,…,v (5)
m m m m m
式中:t - Δ≥0;v为电站 m出力持续时段,即表示电站出力发生变化后,至少持续 v个时段才能再次
m m
变化,避免频繁启停损失水量和机组磨损,延长机组使用寿命,本文取 v= 8 。
m
( 5)出力爬坡变幅约束:
t
m ≤Δ N
N - N t - 1 (6)
m m,max
式中 Δ N m,max 为电站 m在相邻时段间出力的最大爬坡变幅,MW。
( 6)开停机持续时段约束:
t
t + α
N >0( α = 1,2,…,K ;N >0)
t + β { (7)
m
m
m
t
N = 0 ( β = 1 ,2,…,S;N = 0 )
m
m
m
t + α
式中:N >0表示若电站 m从第 t个时段开机,则至少持续 K 个时段数才能停机,本文取 K = 8;
m m m
t + β
N = 0 表示若电站 m从第 t个时段停机,则至少持续 S个时段数才能开机,本文取 S = 4 。
m m m
(7)最小出库流量约束:
t
O ≥O t (8)
m m ,min
t
3
式中 O 和 O t 分别为电站 m在第 t时段的出库流量、最小出库流量,m ?s,该约束为硬性条件,主
m m ,min
要是满足生态流量需求。
( 8)其它约束:水位上下限约束、出力上下限约束、发电流量上下限约束等。
3 模型求解
本文重点对梯级水电站群短期调度中的两个核心子问题进行阐述:一是如何搜索电站出力计划,
二是如何处理弃水,分别介绍如下。
3.1 改进逐次切负荷法搜索电站出力 逐次切负荷法 [20] 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给定日发电量火电调度的
成熟算法,搜索效率非常高,但该方法较少应用于梯级水电站群短期调度,主要原因是该方法通过控
制电站日发电量在负荷图 “切割等量面积” 来搜索出力过程,而水电站上下游存在很强的水力联系,
其短期调度中日发电量是未知数,不能直接在负荷图中 “切出给定发电量” 出力过程;其次,即使电
站按电量控制方式发电,能够切出给定日电量的出力过程,也很难保证同时满足 2.3节所有约束条件。
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改进逐次切负荷法求解梯级水电站群调峰模型,其基本求解步骤:
t
第一步:按照 2.1节方法获得重构负荷 L。
第二步:定义最大迭代次数为 I,当前迭代次数为 i。
第三步:定义梯级水电站总数量为 M,当前电站为 m,内部迭代次数为 j。
第四步:定义切割中心线和切割带位置。如图 2(a)所示,改进逐次切负荷法的初始切割中心线为
— 1 6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