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2023年第54卷第5期
P. 39
水 利 学 报
2023年 5月 SHUILI XUEBAO 第 54卷 第 5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3)05 - 0541 - 13
黄河凌汛和伏汛引水对库布其沙漠北缘生态格局及其
耗水变化影响研究
王 军 1,2 ,李建昆 1,2 ,苗 平 3
(1.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 100038;
3.鄂尔多斯市水利局,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摘要:为减轻黄河几字弯防凌防汛压力,内蒙古将凌汛和伏汛现水引入了库布其沙漠北缘,使下垫面生态格局发
生变化的同时,区域水文循环过程也受到影响,尤其是下垫面耗水过程。为深入明晰库布其沙漠北缘生态格局及
其耗水变化的驱动内因,本文利用遥感影像分析了引水前后生态格局演变特征,基于遥感蒸散发理论详细阐明区
域耗水时空变化机制,并评价变化背景下气象因子(气温、降水、湿度与风速)与区域耗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
明:①黄河凌汛和伏汛水显著影响了库布其沙漠北缘生态格局,引水后沙地面积占比由 72.5%缩至 15.8%,湖泊、
湿地占比从零增至 27.5%、4.5%;②基于 METRIC模型与 Dalton蒸发理论计算陆面蒸散发和水面蒸发的相对误差
分别为9.2%、9.3%,区域耗水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引水前(2013年)、引水初(2016年)、引水后(2020年)作
物生长季( 4—10月)蒸散发为 156.22、231.12和 528.58mm,凌汛和伏汛引水对区域耗水影响持续增强;③黄河
凌汛和伏汛引水改变了蒸散发与气象因子(气温、降水、风速、湿度)相关关系,蒸散发与气温、湿度的正相关性
持续增大,呈正相关关系的区域占比由引水前 73%、28%分别增至 95%、76%。
关键词:蒸散发;生态格局;气象因子;库布其沙漠;凌汛和伏汛水
中图分类号:TV67;P339 doi:10.13243?j.cnki.slxb.20220956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约 1.86万km 2[1] ,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南侧,在空间上形
成了黄河为 “弓”、库布其沙漠为 “弦” 的地理格局。多年来,由于缺乏天然降水有效补给,现有草
地沙化、湖泊萎缩趋势未得到缓解,库布其沙漠仍是京津地区重要的风沙源之一 [2 - 3] ,沙漠生态环境
恢复困难重重。受气候和地形影响,紧邻库布其沙漠的黄河鄂尔多斯南岸段每年要经历凌期和汛期,
凌期 “堆冰” 和汛期黄河中上游短历时强降水造成的水位雍高易造成洪灾 [4] ,黄河凌汛期和伏汛期的
水患给当地防凌防汛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5 - 6] ,严重影响黄河几字弯的生态保护和沿黄农业的高质
量发展。
在中国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将黄河凌汛期和伏汛期
多余洪水高效利用,变水害为水利;同时,如何有效干预库布其沙漠,使其生态环境向好转变,成为
摆在当地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为应对黄河凌汛期和伏汛期水和库布其沙漠生态威胁,探索行之有效
的生态恢复举措,自 2014—2018年,内蒙古依托 “杭锦旗库布其沙漠重点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和
收稿日期:2022 - 11 - 22;网络首发日期:2023 - 05 - 22
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30519.1707.001.html
基金项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MK2020J03,MK0145B022021);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MS05057);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901052);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22FY101600);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技项目(NSK202104)
作者简介:王军(1987 - ),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E - mail:slwj1988@163.com
— 5 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