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2023年第54卷第6期
P. 122
较低的问题。朱晟等 [3] 对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PSO)中学习因子采用异步调整,有
效提高了反演精度和效率。王茂华等 [4] 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反演弱震情况
下的坝料参数,为缺乏震害资料时的参数反演提供了参考。然而现有人工智能算法如神经网络、群算
法等,大多采用梯度下降计算,虽可提高学习精度,但易受初始权值影响而陷于局部极值 [5] 。这使得
反演分析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反演分析方法仍有待改善。
本研究的主要导向为仅依靠单次地震中少量的实测地震动数据,完成该次地 震 中 大 坝 基 岩 地
震加速度时程的确定。为此,提出对大坝基岩地震加速度时程进行反演的研究思路,同时开发 了
一个高精度混合反演模型,可用于反演具有高度不规则性和复杂非线性的加速度序列。本文通 过
选取同区域的基岩、地表实测加速度,结合神经网络建立反演模型,选取与大坝地质情况近似 的
地表实测加速度输入反演模型,实现大坝基岩加速度的确定;同时为了提高反演精度,采用经 验
模态分解法对加速度数据进行分解,结合云理论、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参数,提出基于经 验
模态分解和云粒子网络的分解—训 练—反 演 混 合 模 型。 以 2008年 汶 川 地 震 主 震 和 紫 坪 铺 大 坝 为
研究实例,反演了坝址基岩输入加速度,并进行动力分析,通过对比大坝的实测动力响应验证 该
模型的适用性。
2 模型及研究方法
2.1 经验模态分解 经验模态分解法(EmpiricalModalDecomposition,EMD) [6 - 7] 适用信号范围广泛,
相较于 小 波 变 换 [8] (WaveletTransform, WT)、 变 分 模 态 分 解 [9 - 10] (VariationalModeDecomposition,
VMD)等算法,无需设定基函数,克服了小波变换中基函数无法自适应的问题,在处理非平稳、非线
性数据时具有极强的优势 [11] 。
对于时间序列 A(t),用样条曲线分别对 A(t)的极大值 A 和极小值 A 进行拟合得到极值曲线,
max min
并取两线的均值 m(t),由式
φ (t) =A(t) - m(t) (1)
计算得到 φ (t),若其满足 IMF(IntrinsicModeFunction)特性,则将其视为 IMF的一个分量 I(t),若不
1
满足则将其视为原时间序列,进行上述计算直至满足为止。
由式
a(t) =A(t) - I(t) (2)
1
计算得到残余函数 a(t),将其视为新的 A(t)进行上述计算直至无法从中分解出 IMF时,得到若干子
序列函数及一个残余函数
n
A(t) = I(t)+a (t) (3)
∑ i
i =1
2.2 粒子群神经网络(PSO- RBF) RBF(RadialBasisFunction)神经网络相较于 BP(BackPropagation)
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VM)、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ProcessRegression,GPR)等机器学习算法,
具有更加紧凑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更高的维度适应能力,且无需进行核函数的选取,从而提高了样本
数据的可用度,避免了人为选取核函数的误差 [12 - 13] 。
本文 RBF神经网络激活函数采用高斯函数
2
x
( )
Φ(x) =exp - 2 σ 2 (4)
式中 σ为带宽参数,用来确定样本 x与权重 W 间的基函数宽度。
i
ij
通过式( 5)确定隐含层到输出层的层间输出。
m 1
(
y = W exp - 2 ‖x -C‖ 2 ) (5)
i ∑
ij
i
i
n =1 2 σ
式中:y为输出值;C 为网络中心。
i i
— 7 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