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2024年第55卷第7期
P. 25
推导模型结果相同。
3
3
当 Q介于[400m ?s,550m ?s)时,受龙羊峡水电站满发流量限制,龙羊峡水电站在将龙- 拉混蓄
s
电站抽取的拉西瓦水库水量下泄后,难以将拉 - 尼混蓄电站抽取的全部的尼那水库水量下泄,梯级开
发模式所产生的增益逐渐减小。
3
当 Q≥550m ?s时,梯级开发与单一开发模式下龙- 拉混蓄电站抽水流量相同,结合式(5)可知,
s
3
除却满足综合利用流量下泄要求时,上库电站满发流量可调节的范围仅为[(1240m ?s × 16 × 3600s +
3
3
3
3
4
100m ?s × 8 × 3600s) -550m ?s × 24 × 3600s]?10= 2678万m ,小于中库调节库容 2900万m 。换言之,
梯级开发模式下,龙- 拉混蓄电站仅需抽取中库拉西瓦水库水量即可,不需额外抽取下库尼那水库水量。
( 3)混蓄电站梯级开发模式下,拉西瓦水电站调峰效益较单一开发模式增加,且增加幅度恒定(图
6(c))。拉西瓦水电站调峰效益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拉- 尼混蓄电站抽水水量,即拉- 尼混蓄电站抽水水
量经由拉西瓦水电机组下泄。
由上文可知,龙羊峡水电站满发流量较小是影响混蓄电站效益的主要因素。令龙羊峡满发流量为
Q max,LYX ,图 7分析了龙羊峡水电站满发流量分别为 1.00 × Q max,LYX 、1.25 × Q max,LYX 、1.50 × Q max,LYX 、1.75 ×
Q max,LYX 时龙- 拉混蓄电站调峰效益的变化情况。
图 7 龙羊峡水电站不同满发流量时混蓄电站梯级开发与单一开发模式下龙- 拉混蓄电站调峰效益变化情况
(1)龙羊峡水电站满发流量的增加大幅提升了龙- 拉混蓄电站的调峰效益,但该增加幅度在龙羊峡
水电站达到 1.50 × Q 、1.75 × Q 时逐渐趋于稳定(图 7(a)(b)(c))。此处,龙羊峡水电站满发
max,LYX max,LYX
流量的增加可通过对厂房内发电机组扩机增容的形式实现,或者将龙 - 拉混蓄电站以可逆式抽水蓄能
机组或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 泵站机组组合的形式开发。
(2)与混蓄电站单一开发模式相比,随着龙羊峡水电站满发流量不断增加,龙- 拉混蓄电站调峰效
益增幅(即梯级开发增益)不断加大。当龙羊峡水电站满发流量增加至 1.75 × Q 时,可以看出梯级
max,LYX
开发增益全部来源于龙- 拉混蓄电站经由 “河流梯级反向再造” 现象所额外抽取的拉 - 尼混蓄电站抽
取水量(图 7(d))。
— 7 7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