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2024年第55卷第7期
P. 26

5 结论


                  本文以黄河上游规划的龙- 拉混蓄电站、拉- 尼混蓄电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含混蓄电站的梯级水
              电站短期联合调峰优化调度模型,对比分析了 “有、无” 混蓄电站下梯级水电站运行方式,提出了考
              虑混蓄电站调峰效益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公式推导与数值计算两种方法,量化了混蓄电站调峰效益与
              综合利用供水流量之间的响应关系以及临界调峰流量,揭示了混蓄电站梯级开发产生的调峰增益内
              涵。主要结论如下:
                  ( 1)混蓄电站在风光新能源大发时段或负荷低谷时段抽水调峰进行储能;日内其余时段,梯级水
              电站上库将混蓄电站抽取的水量通过水电站发电机组下泄。与无混蓄电站相比,有混蓄电站时,梯级
              水电站非抽水调峰时段出力增加,水电站向上旋备容量降低。
                  (2)水库日综合利用供水流量要求越大,混蓄电站抽水运行功率越小,可促进风光新能源消纳的
                                                                               3
                                                3
              程度越小。抽水 8h、强迫流量 100m ?s下,综合利用流量 524、860m ?s是影响龙 - 拉混蓄电站调峰
              效益的临界流量,并提出了该临界调峰流量计算的一般性公式。
                  针对龙羊峡水电站满发流量较小这一制约龙- 拉混蓄电站抽水调峰的 “卡脖子” 环节,推荐龙- 拉混
              蓄电站采用水泵机组+ 可逆式抽蓄机组的开发形式或者龙羊峡水电站扩机增容,提高混蓄电站调峰效益。
                  (3)与单一开发模式相比,混蓄电站梯级开发可获取更大的调峰效益。核心原理为梯级混蓄电站
              的上游混蓄电站不仅能将中库蓄存水量抽至上库,还可将下库蓄存水量借助下游与上游混蓄电站抽水
              管道抽至上库,在不增加中库调节库容的前提下,提升上游混蓄电站抽水水量,提高上游混蓄电站抽
              水调峰效益。换言之,即梯级开发模式下,混蓄电站以抽水管道为 “河道”,将下库水量经由中库、
              反向传输至上库,通过 “河流梯级反向再造” 实现调峰效益增幅。


              参 考 文 献:


                [ 1] 肖先勇,郑子萱.“双碳” 目标下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关键技术与挑战[J].工程科学与
                       技术,2022,54(1):47 - 59.
                [ 2] 龚涛,张健,龚奕斌,等.基于特征值分析法的含双调压室抽水蓄能电站小波动稳定分析[J].水利学报,
                      2023,54(5):621 - 632.
                [ 3] 程春田.碳中和下的水电角色重塑及其关键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5(16):29 - 36.
                [ 4] 刘新鹏,刘恒,任强.新疆玛纳斯河干流常蓄混合式水电资源开发探索[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1,10
                       (5):1788 - 1795.
                [ 5] HUNTJD,BYERSE,WADAY,etal.Globalresourcepotentialofseasonalpumpedhydropowerstorageforen
                       ergyandwaterstorage [J].NatureCommunications,2020,11(1):947.
                [ 6] 金勇,马吉明,朱守真,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及多能互补分析—以青海为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22,62(8):1357 - 1365.
                [ 7] WANGX,VIRGUEZE,MEIY,etal.Integratingwindandphotovoltaicpowerwithdualhydro - reservoirsystems
                       [J].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2022,257:115425.
                [ 8] JAVEDM S,MAT,JURASZJ,etal.Solarandwindpowergenerationsystemswithpumpedhydrostorage:Re
                       viewandfutureperspectives [J].RenewableEnergy,2020,148:176 - 192.
                [ 9] HUNTJD,ZAKERIB,LOPESR,etal.Existingandnewarrangementsofpumped - hydrostorageplants[J].
                       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20,129:109914.
                [10] 苏学灵,纪昌明,黄小锋,等.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在梯级水电站群中的优化调度[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34(4):29 - 33.
                [11] 黄小锋,纪昌明,郑江涛,等.白山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水库调度效 率 分 析 [J].水 力 发 电 学 报,2010,
                      29(2):145 - 148,162.
                [12] 李文武,熊小翠,吴稀西.含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梯级水库长期随机优化调度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

                     8
                —  7 7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