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2024年第55卷第8期
P. 93
expe
ij
=softmax(f(q,k)) =softmax T (11)
α ij c
∑ expe
ik
k =1
为隐藏状态 h的权重;softmax(·)为归一化指数函数;q和 k分别为注意力模块的输入 query
式中:α ij j
和 key。具体而言,query定义了对齐时要查询的目标元素;key定义了对目标元素有贡献的源元素。
e是一个对齐模型(alignmentmodel),用于评价输入时间步 j和输出时间步 i的匹配度,其数值以 En
ij
coder隐藏状态 h为计算基础,通过对齐模型计算得出:
t
e= align(s ,h) (12)
j
ij
i - 1
在本文中,对齐模型 align采用一个前馈神经网络实现,该神经网络与 Seq2Seq的所有其他模块联
,
合训练,允许反向传播损失函数的梯度。对齐模型通过梯度优化训练出表征时序依赖关系的权重 α ij
x能够对齐与之相关性最大的来源时间步。
使得 Decoder所预测的目标时间步 t的地震信号 珓
t
4 工程应用
4.1 工程背景 以我国西南部的某个大型水电站大坝工程为例进行坝区自由场地震多输出长时序预测
研究。大坝为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为 295.0m。坝址位于鲜水河地震带附近,处于印度洋板
块和欧亚板块破碎带。为监测地震作用下的坝体和内部振动,在大坝内部和表面共安装了 7台三方向
数字地震仪记录地震加速度,物理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如图 3所示。自由场地震时程测点位于大坝下游
1.8km的峡谷处,以记录不受结构反应影响的地面运动加速度。大坝建成后,2022年 9月 5日 12时,
四川省泸定县发生里氏 6.8级地震,震源深度 16km,地震发震断裂为鲜水河断裂带南端磨西段,震
中位于泸定县磨西镇,距坝址约 125km。自由场数字地震仪采用手动读取的方式采集信号,坝体安装
的数字地震 仪 通 过 网 络 自 动 上 传。该 次 地 震 触 发 记 录 的 地 震 信 号 共 4组 (SM01、 SM02、SM03和
SM05),每个地震仪监测收集了两个水平方向和一个竖直方向的坝体地震响应信号,数字地震仪的采
样率为 200Hz,截取地震发生前后共 40s的监测信号用于后续分析,数据总量为 4 × 3 × 8000,如图 4
所示。
图 3 工程所在位置和三方向地震仪安装位置
图 4 坝体数字地震仪记录的地震信号
4.2 坝区多输出自由场地震时程长时序预测分析 基于 TFA - Seq2Seq虚拟传感器,根据现场实测的
地震信号时间序列作为数据样本,对坝区自由场虚拟传感器进行构建,并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方法验证
所采用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其中,针对坝体地震响应信号和自由场地震时程中的每一条地震加速
度数据,均采用滑动窗截取的方式构建数据样本,滑动窗间隔取 Δ t,滑动窗长度为 T,即虚拟传感器
— 9 7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