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2024年第55卷第9期
P. 4

水  利  学  报

                2024年 9月                            SHUILI  XUEBAO                          第 55卷 第 9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4)09 - 1009 - 11

                                   基于机器学习降雨动态时空特征识别

                                       山丘区小流域洪水预报方法研究


                                                           3
                                                                                  5
                            刘媛媛    1,2 ,刘业森    1,2 ,刘 洋 ,刘正风          3,4 ,杨伟韬 ,胡文才          6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2.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
                                           3.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 100120;
                                     4.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5.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3;
                                 6.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水文局(信息中心),江苏 徐州 221018)

                摘要:山丘区洪水产汇流速度快,破坏力强,预报难度大。如何进一步提高山丘区洪水预报的准确性和预见期,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洪水预报的新方法。该
                方法通过识别与当前降雨动态时空特征最相似的历史降雨洪水过程, “借古喻今” 进行洪水预报。结果表明,在
                                          2
                人为影响小、流域面积在 600km 左右的山丘区小流域,该方法预报洪峰流量平均误差为 8.33%,洪量平均误差
                为 14.27%,峰现时间平均误差 1h,均达到了洪水预报精度要求。区别于传统的洪水预报方法,该方法从整场降
                雨发展趋势的角度上预报山洪,更有针对性,为山丘区小流域洪水预报提供了新思路,为 “三道防线” 数据深度
                挖掘,防洪 “四预” 智能化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关键词:人工智能;流形学习;降雨时空特征;山丘区小流域洪水预报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338                                               doi:10.13243?j.cnki.slxb.20230687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山丘区强降雨出现频次增加,山洪灾害成为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之一  [1 - 2] 。据统计,2022年四川、青海 2省因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的人员死亡失踪人口占全国因洪涝
              死亡失踪人口的 46.78%        [3] 。在山洪到来之前,如何准确预判洪水风险,及时转移避险,保障人民群
              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山洪灾害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传统的洪水预报方法主要是流域水文模
              型  [4] ,模型以下垫面物理特征为基础,结合下渗曲线、汇流单位线、蒸散发公式等模拟水循环过程。
              如美国的萨克拉门托( Sacramento)模型           [5] 、日本的水箱(Tank)模型        [6] 以及我国的新安江模型          [7] 等。近
              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算法的进步,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8 - 9] 。郭生练
              等  [10] 提出基于 DEM的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模拟整个流域的径流过程。郑捷等                               [11] 基于 SWAT模型构
              建了汾河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水量平衡进行模拟。这些方法在我国工程规划设计和预报调度中取
              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应用。但山丘区降雨时空变化大,下垫面植被、地形条件复杂,产汇流速度快,山
              洪预报难度大,传统水文预报模型在山洪预报方面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当前我国的水文测站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353处发展到 12.1万处                           [12] ,站网密集,积累了大量的


                 收稿日期:2023 - 11 - 04;网络首发日期:2024 - 09 - 13
                 网络首发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11.1882.TV.20240912.1305.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金项目(52394235);沂沭河流域超标准洪水防控能力提升措施建议(减 JZ0145B042024)
                 作者简介:刘媛媛( 1978 - ),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防洪减灾相关研究。E - mail:50237479@qq.com
                 通信作者:刘业森(1980 - ),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空间信息技术及防灾减灾研究。E - mail:liuys@iwhr.com
                                                                                                   0
                                                                                              —   1 0 9 —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