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2024年第55卷第9期
P. 8
1,2,…,r,运算结束。
⑥ 输出各子集 C = {C,C,…,C}、属于各子集的样本 y ,y ,…,y(o为属于该类的样本
C i
C i
C i
2
o
1
2
1
r
p + 1
数)以及各子集的均值 Z = {z,z,…,z}。
j 1 2 r
p + 1
(4)时空特征空间重构。得到的各子集 C = {C,C,…,C}以及各子集的均值Z 并不是所求的
1 2 r j
特征空间,而是降维后数据集的特征空间。LLE算法中设定高维空间和低维空间局部线性关系保持不
变,高维空间中的样本x及其周围样本的线性关系,与其在低维空间中的映射点y及其周围对应样本
i i
的局部线性关系相同。因此,在低维空间中属于同一个子集的样本,在高维空间中也具有相似性。
即,在低维空间中的各子集 C = {C,C,…,C}中的样本,在高维空间中,也分别属于同一子
1 2 r
1
D
集 B = {B,B,…,B}。在高维空间中求各子集的均值 S = ∑ x R(x B),为高维空间中
1 2 r j i i j
B j
各类的聚类中心,即为属于该类样本的动态时空分布特征。
( 5)降雨时空动态特征识别及匹配。对于即将到来的降雨,通过以上算法投影到时空特征空间中,
按照特征空间中距离最小原则,识别出与历史降雨时空特征空间中距离最小的样本,即与当前降雨时
空特征最为相似的历史降雨过程。该识别出的历史降雨样本对应的洪水过程,就是当前预报降雨的洪
水预报结果,如式( 8)所示。
min(d (Y;Y)) =min( Y- Y ) (8)
n 2
2D
n
l
l
式中:Y 为待识别样本的特征矩阵;Y 为历史降雨样本的特征矩阵。
n
l
( 6)洪水预报结果评估。为了评价识别匹配度,本文从预报和实测结果洪峰流量、峰现时间、洪
水过程中各时刻流量预报误差以及洪水过程形态等方面进行评估。具体包括:
① 洪峰流量预报相对误差 Δ Q (%)。
m
Q m实测 - Q m预测
Δ Q = × 100 % (9)
m
Q m实测
② 洪峰出现时间误差 Δ T(h)。
m
Δ T = T m实测 - T m预测 (10)
m
3
③ 各时刻流量之间的均方根误差 RMSE(RootMeanSquaredError)(m ?s)。
1 n 2
RMSE = ∑(y - f) (11)
槡 i i
n i = 1
式中 f和 y分别为模型预测流量和实测流量。
i
i
2
④ 预测数据与模拟数据曲线的相似程度决定系数 R,以评估实测和预报洪水过程线的拟合程度。
2
R的计算公式如式(12)所示。
∑ (y -f ) 2
i
i
2
R =1- i (12)
∑ (y - 珋 2
y)
i
i
i
式中 f和 y分别为模型预测流量和实测流量。
i i
3 结果分析
以中平小流域 115场历史降雨为样本,随机选出其中 110场作为学习样本,将另外 5场降雨作为
待识别样本。首先提取降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经分析,中平小流域历史 110场降雨在时空分布上可以
分为两种类型:①降雨中心在南部上游山丘地区,该类型降雨占总样本的 52%;②降雨中心在北部下
游平坦地区,该类型降雨占总样本的 48%。识别时,识别样本的前 1?4历时、前 1?3历时和前 1?2历时
降雨过程,找到对应的历史降雨样本。再以完整的降雨过程为对象进行识别,找到与完整识别样本对
应的历史降雨样本。试验表明,基于前 1?4历时降雨过程识别结果与基于完整的降雨过程识别结果有
0
— 1 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