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2024年第55卷第9期
P. 5

历史监测资料,人们对降雨、洪水的变化规律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面对新形势的需求,如何有效利
              用挖掘历史海量水文资料,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历史水文数据的不断丰富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                             [13] ,基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
              防洪减灾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              [14] ,目前在暴雨风险的早期识别             [15] 、城市洪涝风险预测        [16] 等方面获得
              了初步成功的应用。在洪水预报方面,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比较广泛。姬战生等                                      [17] 利用二维卷积神经
              网络,构建了东苕溪瓶窑水位预报模型。张甲甲等                        [18] 提出一种遗传算法优化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流
              量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基本都是利用前时序的降雨和流量数据,滚动预报未来时序的流量,模型的预
              报期一般较短,仅对未来 1~2h流量预报精度高,但不能预报整场降雨洪水的变化过程。
                  由于其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小流域的降雨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规律                                          [19] 。流域
              洪水与降雨的时空变化特征相关,若无人为干扰,在相似降雨量和时空变化条件下,下垫面的洪水过
              程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于该原理,本文将机器学习中的流形学习算法引入到洪水预报中,提出基
              于降雨时空分布特征识别的洪水预报方法。流形学习在机器学习领域中是很实用的算法,成功应用在
              特征分类、提取和识别等方面。该方法通过识别当前降雨时空特征,快速匹配最相似的历史降雨过
              程,“借古喻今”,将匹配的历史洪水过程作为当前预报降雨情况下洪水预报结果。本文以广西壮族自
              治区中平小流域为例,检验该方法在洪水预报中的运用效果。


              2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处理 中平河位于广西东北,由南向北流,平均坡降 5.04‰,河长 63km,属于山区性河
                                  2
              流。流域面积 596km ,呈扇形,流域内共有王田、大樟、六巷 3个雨量站和中平水文站,分布如图 1
              所示。本文以这 3个雨量站和 1个水文站 2002—2023年的降雨洪水资料为对象,构建洪水预报模型。





































                                             图 1 中平小流域图以及水文站雨量站分布图

                  分析之前首先对数据进行清洗和甄别,剔除不合理的数据。如果单站 5min降雨量超过 10mm,
              且孤立存在,该站前后 30min都没有降雨,则认为是不合理的记录。对于单站不合理的记录,查阅并
              对比同时次的雷达图,以确认数据是否合理。对于单站不合理的记录,利用流域内其它雨量站的降雨

                —  1 0 0 —
                     1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