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2024年第55卷第10期
P. 53

(1)已建土石坝工程中,监测仪器存活率不容乐观,如某斜心墙堆石坝中超过 60%的沉降变形测
              点因超出量程而失效。应聚焦仪器精度、量程等关键性能指标提升,在材料科学、机械设计、电子电
              路等多个领域进行交叉创新,以研发适应性强、可靠性高的变形监测仪器。综合高精度、长寿命、低
              成本等要求,慎重进行监测仪器选型,并重视变形监测的冗余设计。此外,由于 InSAR技术可回溯大
              坝坝顶和下游面的外观变形,可研究如何通过外观变形数据推理大坝内观变形,实现 “由外推内”,
              以解决由内部测点失效带来的监测和评估难题。
                  ( 2)超深厚覆盖层巨型土石坝的变形量级远超现有工程,对监测技术和仪器要求更高。需研发大
              量程、高精度、分布式、长寿命的新型监测技术,并重视监测仪器的安装工艺与保护装置,以提升其
              可靠性和耐久性。要结合新型与常规监测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并优化安全监测设计方法,构建长时
              间跨度、广空间覆盖的监测网络,实现监测技术间的时空协同、互补增强,保障重点工程土石坝变形
              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获取。
                  ( 3)随着监测数据量不断增多,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冗余现象愈发突出,大量数据未用于土
              石坝性态评估和安全诊断,数据赋能大坝智慧管理的能力不足。因此,需构建多源异构数据管理与治
              理体系,进行缺失数据补全、重复数据去冗、异常数据识别,以提升数据质量。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
              析、筛选与挖掘,探索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为土石坝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估等任务提供高质量
              的数据基础。


              参 考 文 献:


                [ 1] 杨泽艳,王富强,吴毅瑾,等.中国堆石坝的新发展[J].水电与抽水蓄能,2019,5(6):36 - 40.
                [ 2] 周伟,马刚,安妮,等.高堆石坝变形监测和变形预测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2
                       (11):54 - 60.
                [ 3] 周伟,马刚,刘嘉英,等.高堆石坝筑坝材料宏细观变形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8,
                      48(10):1068 - 1080.
                [ 4] 郦能惠,杨泽艳.中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技术进步[J].岩土工程学报,2012,34(8):1361 - 1368.
                [ 5] 钮新强.高面板堆石坝安全与思考[J].水力发电学报,2017,36(1):104 - 111.
                [ 6] 徐泽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关键技术与研究进展[J].水利学报,2019,50(1):62 - 74.
                [ 7] MAH,CHIF.Majortechnologiesforsafeconstructionofhighearth - rockfilldams[J].Engineering,2016,2
                       (4):498 - 509.
                [ 8] MAH,CHIF.Technicalprogressonresearchesforthesafetyofhighconcrete - facedrockfilldams[J].Engineer
                       ing,2016,2(3):332 - 339.
                [ 9] 徐泽平.当代高堆石坝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岩土工程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S1):34 - 40.
                [10] 马洪琪.300m级面板堆石坝适应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12):4 - 8.
                [11] 沈嗣元,马能武,葛培清,等.超高心墙堆石坝安全监测工程的创新技术探讨[J].人民长江,2010,41
                       (20):5 - 8,11.
                [12] 汪国斌,袁健波,赵 华.混 凝 土 面 板 堆 石 坝 水 管 式 沉 降 仪 监 测 方 法 优 化 [J].云 南 水 力 发 电,2011,27
                       (2):8 - 9,30.
                [13] 李之中,刘冠军.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系统误差分析[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9,33(6):62 - 64.
                [14] 邹青.中国高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关键技术进展与展望[J].大坝与安全,2016(1):50 - 56.
                [15] 张宗亮.超高面板堆石坝监测信息管理与安全评价理论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16] 金锐,李端有,牛广 利,等.小 浪 底 安 全 监 测 资 料 整 编 分 析 报 告 系 统 设 计 与 应 用 [J].中 国 水 利,2023
                       (2):38 - 42.
                [17] LAFLAMMES,UBERTINIF,DIMATTEOA,etal.Roadmaponmeasurementtechnologiesfornextgeneration
                       structuralhealthmonitoringsystems[J].MeasurementScience& Technology,2023,34(9):93001.
                [18] 罗鹏飞,董燕君.超高土石坝变形监测新技术探讨[J].人民黄河,2022,44(S2):275 - 277.
                [19] ANTONIOP,LUDO W,NEESJAN V E.Constructingbibliometricnetworks: A comparisonbetweenfulland

                                                                                                   1
                                                                                              —   1 8 3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