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2024年第55卷第10期
P. 50

坝,为其风险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进一步提升了
              BDS的国际影响力        [48] 。
              4.2 InSAR InSAR技术利用地球轨道卫星的雷达信号实
              现大范围、高密度的地表形变测量                 [49] 。根据主影像数量,
              大致分为永久散射体 InSAR干涉测量技术(PS - InSAR)与小
              基线集 InSAR干涉测量技术(SBAS - InSAR)         [50 - 51] 。
                  由于具备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覆盖范围广、不
              受云雾遮挡等优势,InSA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监
              测。然而,在土石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起步较晚,实践较
              少。Zhou等    [27 - 28] 率先在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开展了 InSAR
              变形监测,其观测结果与现场水准测量结果具有高相关性
              (相关性系数 0.93)。随后,InSAR技术凭借其空间连续的
                                                                          图 8 某土石坝的基准点与监测点分布         [45]
              面状观 测 能 力,成 功 应 用 于 小 浪 底         [52] 、公 明  [53] 等 土 石
              坝,极大丰富了土石坝外观变形监测数据。
                  由于 SAR卫星采用侧视成像,导致 SAR影像在地形
              起伏较大区域产生几何畸变现象,对 InSAR变形监测的
              适用范围和精度产生较大影响。位于高山峡谷区的土石
              坝,坝体两侧的边坡高耸陡峭,且上下游坝坡呈一定角
              度倾斜,陡峭的地形可能导致 SAR影像出现严重的阴影
              和叠 掩 效 应   [54] 。 如 图 9所 示 的 两 河 口 心 墙 堆 石 坝 的
              InSAR观测结果中,因高边坡遮挡,只能获取部分坝体的
              变形数据     [55] 。因此,采用 InSAR技术进行坝体变形监测
              时应当顾及实际地貌特征,选择合适的 SAR影像,或采
              用多平台、多轨道、不同入射角的 SAR影像。同时,土
              石坝 填 筑 过 程 中,因 地 物 变 化 较 大 造 成 失 相 关, 导 致
              InSAR技术无法观测大坝填筑期的外观变形。
                  此外,InSAR观测结果只能反映实际变形在雷达视线
              方向( Line - of - Sight,LOS)上的一维投影,难以反映坝体                    图 9 2017年 1月—2021年 11月两河口心墙
                                                                             堆石坝的 InSAR变形速率图     [55]
              的真实三维变形。通过融合多轨道、多来源的 SAR影像
              数据可以将 InSAR一维变形测量拓展至三维。但多轨道
              InSAR观测结果对南北向的变形仍不敏感,难以准确观测
              位于南北流向河流的土石坝水平变形。因此,只能结合
              其它监测技术或先验模型以重构坝体的三维变形,如郭
              承乾等   [56] 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将 InSAR观测结果与
              地表变形监测结果进行融合,重构土石坝外观多维变形
              (图 10)。
              4.3 三维激光扫描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变形监
              测,需要先建立观测墩作为控制点,对变形监测区域进
                                                                           图 10 2007年 2月—2009年 1月水布
              行扫描,采集点云数据,再对点云数据进行编辑、配准、
                                                                             垭面板堆石坝外观变形场重构       [56]
              拼接与建模操作,获得变形监测结果                  [25] 。三维激光扫描
              技术在尖岗土石坝的测量误差小于 1mm。但该技术并未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一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观
              测站点,无法实现点 云数 据在 坝 面 上 的 全 覆 盖;二 是 激 光 扫 描 仪 价 格 较 高,单 台 仪 器 价 格 约 数 十
              万元。
              4.4 机载 LiDAR 随着无人机(UnmannedAerialVehicle,UAV)技术的兴起,其突出的灵活性优势为

                —  1 1 0 —
                     8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