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2024年第55卷第10期
P. 46

高密度点云数据,精度达毫米级。InSAR技术利用轨道卫星获取的地球表面雷达图像来绘制地面变形
              图等  [26] 。Zhou等  [27 - 28] 于 2016年首次应用 InSAR技术观测了水布垭面板堆石坝的外观变形。与常规点
              式监测技术相比,InSAR具有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优势。






































                                               图 2 土石坝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3 新型内观变形监测技术


              3.1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DFOS  DFOS将光纤同
              时作为传输介质和传感单元,光纤上每一点均能作
              为测点,实 现 分 布式测 量。DFOS基 于布 里 渊 光 时
              域反 射 技 术 (BrillouinOpticalTime - DomainReflect,
              BOTDR)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 (BrillouinOptical
                                                                            图 3 BOTDA技术测量原理
              Time - DomainAnalysis ,BOTDA)进行 变形 监测。两
              者均通过计算布里渊光谱的频移量解算变形,其中 BOTDA的原理如图 3所示。BOTDR的不同之处在
              于只需在一端设置光源,但由于散射信号相对较弱,BOTDR的空间定位精度相对较低                                       [29] 。
                  传感光纤具备水平向变形和沉降变形的多向监测能力。监测沉降时,传感光纤布设于 45a型工字
              钢的上、下翼缘内表面(图 4(a))进行保护。因此可基于受弯结构变形理论,通过积分得到沿光纤布
              设方向的挠度分布,实现光纤沿程的变形测量。具体变形计算表达式为:
                                                                        ]
                                      y(x) =-  ∫ ∫ [  [( ε 1 (x)-ε 2 (x))] dx dx + Cx + C               (1)
                                       D                                      1   2
                                                            Y
                                                                       (x)分别为测量方向两条平行光纤测量
              式中:y(x)为沿着光纤布设方向的挠度分布函数;ε 1                      (x)和 ε 2
                     D
              应变值的拟合函数;Y为测量方向上两条光纤的距离;C和 C为由挠度曲线边界条件确定的参数。因
                                                                      2
                                                                 1
              此,传感光纤监测值 较大 程度 受其两 端的 变形测 量 值 影 响,边 界 条 件 的 获 得 决 定 了 监 测 结 果 的 准
              确性。
                     7
                —  1 1 6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