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2024年第55卷第11期
P. 26

由图 4可知,选取准则①可完成洪峰子序列 1950—1998年的连续划分,但无法决策子序列 2003—
              2021年的划分节点与阈值。选取准则②以划分年份中第一个满足 p≥0.05的阈值为最佳,保障了抽样
                                                                          2
              结果唯一性(表 3)。1962、1991、1998及 2002年金沙江下游至长江上游均发生大洪水,1976年则属
              严重气象干旱,2013年屏山站迁移及溪洛渡- 向家坝梯级投产,上述事件与抽样筛分节点相对应,间
              接表明改进超定量法具备识别多因素复合驱动径流产生非一致性变更点的能力。向家坝站三参数序列
              平均实测数据使用率为 93.33%、95.27%与 93.75%,抽样结果间存在显著差异(表 3),说明改进超
              定量法依据序列特征自适 应调 整阈值 及有 效 扩大 样本容 量 的优 势,为传 统模 型 挖 掘 实 测 数 据 奠 定
              基础。
              4.2 序列代表性线型识别 泊松标值模型内置时畸参数用于捕捉序列年内变化,耦合改进超定量法,
              经归一化处理提取代表性线型。向家坝站三参数序列代表性线型见图 5。



















































                注:DF表示样本数据筛分抽样年际周期;对于金下四库,6月为汛前泄水阶段,7月为汛期调度阶段,8—9月为汛末蓄水阶段。
                                               图 5 向家坝站三参数序列代表性线型

                  基于 “独立同分布” 样本,泊松标值模型依次识别与生成向家坝站三参数序列 6、7、6种代表性
              线型(图 5),整体以矮胖型为主。其中,洪峰序列线型Ⅰ、Ⅱ与Ⅵ为多峰型,线型Ⅲ与Ⅴ为双峰型,
              线型Ⅳ为 7月峰型(主峰在 7月);3日洪量序列线型Ⅰ、Ⅲ与Ⅵ为多峰型,线型Ⅶ为双峰型,线型Ⅱ、
              Ⅳ与Ⅴ依次为 8月、9月与 7月峰型;5日洪量与 3日洪量序列特征基本相似,但受落水影响线型Ⅳ峰
              形坦化显著,符合历史资料描述的 “馒头状”。分析发现,洪峰比洪量序列整体少一种线型( 5日洪量
              系列 1996—1998年数据量不足 5暂未分析),三参数序列相似线型采用的实测数据存在差异,间接表

                —  1 2 2 —
                     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