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2025年第56卷第7期
P. 55

图 4 不同典型中小洪水金下-三峡梯级水库群互用调度过程

                  不同频率洪水过程对应的互用系数随着金下梯级和三峡水库总拦蓄水量增加而减小,总拦蓄水量
              越大,互用系数越小。但存在两种特殊情况:(1)对应频率的设计洪水过程中,下游防洪保护对象所
              在断面洪水量级未达到补偿调度标准,拦洪调度遵循中小洪水调度方式,则其互用系数变化规律同中
              小洪水计算所得规律一致;(2)对于场次过程水量及洪峰量级均非常大的设计洪水,其互用系数随着
              实施补偿调度的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直至为 1。
              4.4 结果分析及讨论 由上述计算结果分析可知,金下梯级与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互用方式具体表现

              为:当三峡水库发生小于 10 年一遇的典型中小洪水时,金下与三峡互用系数在 0.66~0.87;当发生 10
              年一遇至 100 年一遇的典型设计洪水时,互用系数在 0.61~0.87。从互用系数大小来看,设计洪水的
              互用系数整体上与中小洪水基本持平;从互用系数分布形态规律来看,在两种洪水情景下,按当前调
              度规则,金下与三峡的防洪库容互用系数与洪水组成、洪水量级均无明显关系,即同一洪水组成下不
              同量级洪水过程对应的互用系数分布形态规律与同一量级下不同洪水组成过程对应的互用系数分布形
              态规律基本一致;但在发生中小洪水时,受来水总量和洪水组成影响,金下梯级水库群可拦蓄洪量一
              般不超过其总防洪库容的三分之一,而发生较低频率设计洪水时,金下梯级水库群防洪库容可基本
              用尽。
                  综上,无论对于中小洪水还是设计洪水,上、下游群组防洪库容互用系数均呈现“分段抛物线”
              规律,互用系数大小与上、下游群组洪水过程遭遇情况和洪水过程实际拦蓄水量相关,随着遭遇程度
              和拦蓄水量变化,互用系数存在“极值”;对于不同设计频率的大洪水,当场次过程水量在一定量级
              内时,互用系数随着总拦蓄水量增加而减小,当超出一定量级(例如上游群组防洪库容用尽)时,互用
              系数随拦蓄时间延长而增大,直至为 1。
                  此外,对于互用系数的具体选用,则依赖于调度决策对来水情况的预判和风险承受偏好。若预报
              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较高、区间来水较大、干支流及区间来水洪量和洪峰遭遇明显,则应该适当选择

                                                                                                — 881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