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25年第56卷第8期
P. 31
图 4 泄洪坝段、左厂坝段实测库水温分布
图 5 设计阶段预测库水温分布
水温在深度方向相同,这与本文淤沙高程以上库水温度实测结果基本一致,但未见淤沙层内温度分布。
造成三峡库水温分布的这一突出特点的原因,主要有来水含沙量、库容径流比和泄洪引水运行方式
3 个方面:(1)建库前三峡水库来水的平均含沙量为 1.2 kg/m ,为多泥沙河流,高温季节含沙量高,低温
3
季节含沙量低;建库后,来水含沙量大幅降低但高温季节的含沙水仍有较高的比重,致使高温水流入库
底,流到坝前后产生翻滚混掺,使得库水沿深度方向温度均化,且各月温度接近来水温度。(2)三峡大坝
断面年径流量 4500 亿 m ,虽然库容 393 亿 m 属于巨型水库,但径流库容比达 11 以上,库水每年发生多
3
3
次交换,难以形成稳定的低温水体和变温层。(3)三峡大坝共有 23个泄洪坝段、26个厂房坝段,另外还有
船闸和升船机坝段,占据了大坝绝大多数迎水面,其泄洪、引水运行直接影响水库水体的交换和温度变
化。(4)淤积层的温度取决于库水温、库底地温边界条件,是热传导的结果,与坝区多年平均温度相近。
为了全面掌握三峡大坝坝前库水温分布规律,对非溢流坝段上游坝面温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非溢
流坝段的典型监测坝段上游坝面温度监测仪器布置较少,某左非坝段上游面只有 2支温度计工作,两支温
度计的实测温度过程线见图 6 所示。2020 年 1 月 1 日—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实测平均温度分别为 16.25 和
19.90 ℃,与泄洪坝段及左厂坝段对比可见,137.5 m 高程的水温相近,而 104.5 m 高程的水温比如上两个
坝段明显低,平均温度低近 3 ℃,说明非溢流坝段不受泄洪和引水的干扰,温度可能存在分层现象。
— 9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