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2025年第56卷第8期
P. 33

表现出良好的规律性,混凝土浇筑后在水化热作用下温度升高,达到温度峰值后受通水冷却作用温度下
              降,最高温度因测点位置和浇筑时间不同为 27 ~ 32 ℃,后期冷却停水温度为12 ~ 18 ℃,蓄水运行后坝体上
              游表面受库水温影响、下游表面受气温影响,温度随季节周期性变化,坝体内部温度趋于稳定,约为20 ℃。
              4.2 实测最高、最低温度 图 8 为某泄洪坝段最高温度分布。根据设计要求,约束区允许最高温度为
              30 ~ 34 ℃,非约束区为 31 ~ 37 ℃,允许最高温度均与浇筑季节有关。实测最高温度在约束区为 33 ℃,
              在非约束区为 37 ℃,均满足设计要求。图 9 某泄洪坝段实测接缝灌浆温度分布(实测温度低于接缝灌
              浆温度时,取实测最低温度)。可以看出,上坝块接缝灌浆温度约 10 ~ 15 ℃,中坝块约为 13 ~ 17 ℃,
              下坝块约为 14 ~ 18 ℃,个别测点的接缝灌浆温度高于设计值。



























                     图 8 某泄洪坝段实测最高温度分布(单位:℃)                      图 9 某泄洪坝段实测接缝灌浆温度分布(单位:℃)

              4.3 稳定与准稳定温度场 经过多年运行,三峡大坝内部温度基本稳定,靠近表面温度受外部环
              境影响呈周期性变化。选取某泄洪坝段运行期年平均温度进行插值可得到坝体实测稳定温度场,如
              图 10 所示。可以看出,坝体稳定温度分布均匀,各部位稳定温度基本相等,为 18.5 ~ 21 ℃,整体仅
              有 2 ℃温差。坝体底部稳定温度接近地温,约为 19 ℃;中部受溢洪道影响温度略低,为 18.5 ~ 19 ℃;
              上部受太阳辐射热影响温度最高,约为 21 ℃。坝体同一高程的上、下游温度接近。该稳定温度分布
              与设计阶段的预测值有较大区别,见图 11,主要原因是低估了实际库水温度和地温的影响。



























                      图 10 某泄洪坝段实测稳定温度场(单位:℃)                    图 11 某泄洪坝段设计阶段预测稳定温度场(单位:℃)

                                                                                                — 997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