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2025年第56卷第8期
P. 28

[4]
              后停止观测。长期观测是选择典型观测断面,以能绘制温度等值线为原则布置温度计 ,对运行期坝
              体温度场进行永久观测。此外,应变计等内观仪器一般也安装了温度计,可同时得到测点的长期温度
              变化数据。作为感知环节,近些年兴起的智能温控技术布置了大量的温度计,可取代传统的施工期监
              测并长期保留用于永久观测,从而获取坝体全过程的温度监测数据,实现根据监测数据重构大坝温度
                                           [6]
              场,最终用于评价大坝运行状态 。
                  水库水温是混凝土坝的重要温度边界条件,直接影响大坝运行期稳定(准稳定)温度场的分布以及
              大坝温度控制标准的制定。大坝库水温分布十分复杂,水位变动区受交替的水温和气温作用,死水位
              高程以下且淤沙高程以上范围的库水温随季节和水深变化,淤沙高程以下区域主要受水温和地温影
              响。因此,准确预测蓄水后大坝水库水温的时空演化规律十分困难。苏联和美国从 1930 年代开始通过
              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开展水库水温的研究                    [7-9] ,发展了水动力学和水质数值模型,对高坝水库水温的
              分布规律有了初步认识。我国从 1950 年代中期开始水库水温观测, 1980 年代提出了基于实测资料的
              经验类比法进行水库水温预测,如朱伯芳院士提出了水库坝前水温计算的一维有限元法和经验公
              式 [10-11] ,丁宝瑛等  [12] 、胡平等  [13] 根据一维垂向计算方法开发了水库水温数值分析软件,并应用于混
              凝土坝设计阶段库水温预测,为大坝体形和温控设计提供了温度边界条件。随着数值方法的不断发
              展,二维、三维数值模型应用于库水温的预测分析                        [14-18] ,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更趋于一致            [19-21] 。但是,
              已有工程坝前实测库水温与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淤沙高程以上的水温与预测结果较为接近,但
              淤沙高程以下的水温仍与预测值差异较大                    [22-24] 。因此,考虑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水文条件以及水库
              运行方式等因素的差异,结合不同大坝实际情况,开展基于实测数据的库水温研究对指导大坝设计和
              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5-26] 。
                  本文介绍了三峡大坝温度监测情况,根据典型坝段上游表面温度监测数据,分析了三峡坝前水库
              水温的时空演变规律,揭示了高含沙水库水温沿深度的分布特征。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坝体温度场的
              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坝体最高最低温度、稳定温度场与准稳定温度场、基础温差、最大
              温差等特征温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为大坝运行状况评价提供依据。


              2 三峡大坝温度监测概况


                  三 峡 重 力 坝 坝 顶 高 程 185.0 m, 最 大 坝 高
              181.0 m, 坝 轴 线 长 2309.47 m, 各 坝 段 布 置 从
              右至左依次为:右岸非溢流坝段、右厂房坝段、
              泄洪坝段、左厂房坝段、左岸非溢流坝段等。
              泄洪坝段孔口采用分层布置设计,涵盖溢流表
              孔、泄洪深孔及导流底孔三层结构,形成立体
              泄洪体系。溢流表孔堰顶高程 158 m,泄洪深
              孔进口底高程 90 m,导流底孔进口底高程 56 m。
              左厂坝段引水口高程为 100 m。泄洪坝段和左

              厂坝段设置两个关键的观测断面,密集布置了
              各种观测仪器,其中某泄洪坝段布置了 90 支温
              度计以及 22 支应变计组自带的温度计,共 112
              支温度计;某左厂坝段布置了 40 支温度计以及
              11 支应变计组自带的温度计,共 51 支温度计。
              两个坝段的温度测点布置可以较好地观测温度
              场的分布。图 1 与图 2 分别给出了某泄洪坝段和
              某左厂坝段观测断面温度计和应变计的布置情                                    图 1 某泄洪坝段测点分布图(单位:m)

                — 992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