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2025年第56卷第8期
P. 39
本文以寸滩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时变 P-Ⅲ型适线法、最可能和最不利洪水地区组成法,估算
考虑上游水库群调蓄影响的寸滩站设计洪水,选择 1998 年典型洪水过程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通过与
天然情况下设计值对比,量化长江上游重点大型水库群调蓄对寸滩站设计洪水的影响程度,为三峡水
库的防洪兴利调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2 研究方法与数据
2.1 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 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通过引入水库系数指标,隐式地考虑上游水库群
调蓄的影响,可直接对具有非一致性特征的洪水系列进行分布函数拟合。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2.1.1 经验频率计算 依据 《规范》,将历史特大洪水与实测一般洪水组成一个具有 N 年历史调查期
的不连序系列作为总体样本。其中连序实测期为 n 年,共 a 次特大洪水,有 l 次发生在实测期。不连续
系列各项在调查期 N 年内统一排位。历史特大洪水和一般洪水的经验频率计算公式如下:
M
P M = M = 1,2,…,a (1)
N + 1
1 é ê ê N - a + 1 ù ú ú
P m = ê êa + (m - l ú ú ) m = l + 1,l + 2,…,n (2)
N + 1 ë n - l + 1 û
式中:P 和 P 分别为第 M 项特大洪水和第 m 项实测洪水的经验频率;M 和 m 分别为历史特大洪水和一
M
m
般实测洪水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序位。
2.1.2 时变 P-Ⅲ型分布模型 《规范》 推荐采用 P-Ⅲ型分布线形拟合年最大洪水系列,但无法体现
[12]
洪水序列统计参数的时变特征。而用于位置、尺度和形状参数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 模型) 则能
有效描述随机变量与协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选择基于水库调节库容与水库控制流域集水面积
k = 1( ) ( )
的无量纲改进水库系数 MRI 作为协变量,隐式地考虑上游水库群调蓄的影响:
K
MRI = ∑ S k ⋅ V k (3)
S
R r
式中:K 为研究断面以上的大型水库数量,k=1,2,…,K;S 和 V 为第 k 座水库的集水面积和调节库
k
k
容;S 和 R 为研究断面集水面积和汛期平均径流量。MRI 数值越大,上游水库调蓄对下游洪水过程的
r
影响越显著 [13] 。
基于 GAMLSS 模型,构建时变 P-Ⅲ型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8-9] :
|
( y t MRI;Ω ) = β t α t ( y t - a 0t ) α t - 1 e -β t ( y t - a 0t ) (4)
f Y t
Γ(α t )
|
( y t MRI ; Ω ) 为 y 对应的时变 P-Ⅲ型分
t t
式中:y 为 t(t = 1,2,…,T)时刻洪峰或洪量的样本系列;f Y t
|
布概率密度函数;Ω = {ω 1i ,ω 2i ,ω 3i i = 0,1,2,..., I}为广义可加模型参数集合,其中 I 为协变量
总 数 ; Γ(·) 为 Gamma 函 数 ; a 0 t 、 β t 和 α t 分 别 为 时 变 P-Ⅲ 型 分 布 的 位 置 、 尺 度 和 形 状 参 数 , 其 中
[8]
β t > 0,α t > 0。时变 P-Ⅲ型分布模型参数与 Ω 的关系如下 :
-1 (5)
ln (a 0t ) = ω 10 + ω 11 × MRI, ln ( β t ) = ω 20 + ω 21 × MRI, α t = ω 30
2.1.3 时变 P-Ⅲ型适线法 时变 P-Ⅲ型适线法的计算流程如下:
(1)采用式(1)或式(2)计算洪峰或洪量的经验累积概率,通过时变 P-Ⅲ型分布模型计算理论累计概率。
(2)绘制以 Gamma 分布的逆累积分布函数为坐标轴的 Q-Q 图 [14] ,评估经验频率与理论概率分布分
位数的拟合效果。Q-Q 图的点绘方法如下:
{G ( z͂ |α, β) ,G ( z t |α, β) ;t = 1, 2, …, n + a - l} (6)
-1
-1
t
式中:G ( z t |α,β ) 为分布函数值等于 z t 时 Gamma 分布的逆累积分布函数;α、β 为 Gamma 分布的形状、
-1
尺度参数。
(3)以 《规范》 推荐的离差平方和(SSD)最小为准则,对理论与经验累积概率点据进行适线,估算
— 10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