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2期
P. 39

速沿程变化特点较为一致,结合图 1 与图 6 来看,流速在沙泓进口段逐渐增大,但在毛家厂开始的放
               宽段又逐渐减小,进入毛家花屋窄段后,存在一个明显的表流加速段,流速再度迅速增加,在三宁 1
               号码头稍上游处达到最大峰值。
                   实测最大流速如图 7 所示,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初期,5000 m /s 以下流量监测到超过 3 m/s 的最大
                                                                          3
               表面流速,但随着流量的增加,最大表面流速迅速减小,6500 m /s 左右最大为 2.65 m/s。近几年来表
                                                                          3
               面流速增加明显,2017、2018 年 7000~8000 m /s 时,实测最大表面流速均超过 3.2 m/s,较蓄水初期
                                                         3
               该流量区间的流速增加了约 1 m/s。
















                                      图 7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芦家河水道沙泓实测最大表面流速



               4  沙泓中段冲淤分析

               4.1  冲淤变化      沙泓中段就浅滩形态来看,如图 8 所示,以毛家花屋和三宁化工码头交接处为界,
               分为上下两段,毛家花屋前沿为顺直窄槽,而三宁化工码头前沿为逐渐放宽型浅槽。从三峡水库蓄
               水运用以来的情况来看,毛家花屋窄槽并不稳定,2004 年,窄槽航基面下 4 m 等深线接近贯通;到
               2017 年,窄槽航基面下 5 m 等深线贯通,窄槽末端出现深度大于 6 m 的水深点。与此同时,2017 年三
               宁化工码头前沿形成航基面下深度约为 3 m 的小型堆积体。


























                                                图 8  芦家河水道沙泓中段地形变化
                   顺毛家花屋中部而下取一纵剖面,位置如图 8 所示,作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历年纵剖面变化过
               程,如图 9 所示。由图可见,毛家花屋窄槽段一直处于逐渐冲刷下切的状态。相比较而言,毛家花屋

               窄槽进口区域相对稳定,下切幅度有限;越往下游,下切幅度越大。冲深幅度最大的区域位于宁化 1
               号码头上游约 100 m 处,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河床最大冲深超过 3 m。结合图 6 来看,毛家花屋
               窄槽自上而下的冲刷下切强度与水动力特征较为吻合,即冲刷强度最大的部位,对应了流速最大的

                                                                                               — 163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