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5期
P. 45
束洪是主要因素。
洪水活动空间受限,会减小湖泊的调蓄作用,产生洪涝灾害放大效应 [10] 。1998 年高水位、中流
量、致灾大的显著特点,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当年汛期结束后,国务院即启动灾后重建工作,
提出 3 至 5 年内在安徽、江西、湖南和湖北 4 省有计划开展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和移民建镇工作,退
田还湖工程全面启动,其中江西省共有 418 座圩堤纳入实施计划,总投资 3.92 亿元 [11] 。
1.2 基本现状 江西退田还湖工程 2007 年完工,共平退圩堤 417 座,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和长江沿湖
滨江地区,其中单退圩堤 240 座、双退圩 177 座。单退圩堤中,鄱阳湖区 185 座、其他 55 座,堤线总
长 683.9 km,保护面积 108 万亩,设计进洪量 36.95 亿 m (表 1、图 1)。实施后鄱阳湖蓄洪面积基本
3
2[12]
恢复到 1954 年水平,恢复面积近 1174 km 。
表 1 鄱阳湖单退圩分布
进洪量 圩内面积 堤长 进洪量 圩内面积 堤长
县(市) 座数 县(市) 座数
8
8
×10 /m 3 (万亩) /km ×10 /m 3 (万亩) /km
南昌县 1 1.21 3.30 27.1 余干县 12 1.55 4.57 33.9
进贤县 2 0.91 3.23 4.1 瑞昌市 13 0.56 2.20 40.7
新建县 4 0.90 2.82 18.1 庐山区 16 1.74 4.90 17.5
湖口县 6 4.55 12.42 6.2 彭泽县 17 0.91 3.59 53.8
德安县 7 0.32 1.31 22.7 鄱阳县 27 7.97 21.75 141.5
永修县 8 1.51 5.85 46.6 星子县 46 4.01 10.84 110.5
九江县 8 0.79 4.01 32.2 都昌县 64 9.54 25.74 97.5
共青城 9 0.48 1.48 31.3 小计 240 36.95 108.00 683.9
注:进洪量参照湖口站 22.5m 设计,下同。
单退圩堤
双退圩堤
蓄江圩堤
重点圩堤(>66.7km )
2
重点圩堤(>33.3~66.7km )
2
一般圩堤
图 1 鄱阳湖圩堤分类 [13]
1.3 鄱阳湖防洪体系 通过加大水利投入,鄱阳湖综合防洪体系包括水库、堤防、平垸行洪、蓄滞
洪区和非工程措施等内容。流域五河控制性工程有赣江峡江枢纽、万安水库、江口水库,抚河廖坊
水库,饶河浯溪口枢纽,修河柘林水库,主要防洪对象为所在河流中下游两岸。湖区圩堤以保护面
积 5 万亩或重要对象为界,分为重点圩堤和一般圩堤,其中重点圩堤 46 座,堤内人口、耕地和重要
设施众多。为应对超标准洪水,长江中下游以防御 1954 年洪水为总体防洪标准,共布设了 42 处蓄滞
3[14] 3
洪区用于分蓄超额洪量,蓄洪容积约 590 亿 m ,其中鄱阳湖 4 座蓄滞洪区承担 25 亿 m 的分蓄洪任
务。作为分蓄超额洪量的有效措施,单退圩的设置不仅能有效减少堤防被动决口,也能减少蓄滞洪
— 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