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5期
P. 48

2.4  实践成效      单退圩的大规模启用,有效减轻了 46 座重点圩堤的防洪压力、避免了更大范围蓄滞

               洪区的运用,还使抢险力量进一步往重点区域集中,取得的成效明显。这种舍地让水的理念和 1998
               年的“处处防,处处难防;处处保、处处难保”形成了鲜明对比。图 5 为 1998 年最高洪水位、2020 年
               单退圩启用前后的三景鄱阳湖淹没遥感影像对比,图中可见,2020 年单退圩启用前、后面积分别为
               3859 和 4436 km ,但仍小于 1998 年淹没面积 4825 km 。
                                                               2
                             2


































                                    图例
                                      县名
                                      鄱阳湖边界
                                      2020.07.08
                                      2020.07.14
                                      1998.07.31



                                   图 5  1998 年最高水位和 2020 年单退圩运用前后鄱阳湖淹没遥感监测对比

                   1998 年洪水中,鄱阳湖区有 240 座千亩以上堤溃决,其中 5 万亩堤 3 座,1 ~ 5 万亩堤 20 座;特别
               是受灾人口 2009.79 万、损坏房屋 189.85 万间,湖口、星子、德安等多数滨湖县城受淹                                [18] 。相比之
               下,2020 年水位整体更高,除掉单退圩仅 10 余座圩堤溃决,受灾人口 673.3 万,损毁房屋 12.3 万
               户,由于单退圩内人口基本迁出,受淹人口和房屋显著减少,特别是圩堤被动决口转为有计划的主
               动进洪,为群众转移财产赢得了时间,极大减轻了灾情。


               3  思考与建议

                   从 2020 年特大洪水实践看,当年大规模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实施效果,经受了 1998 年以来最

               严重洪水的检验,单退圩作用功不可没。当初制定退田还湖政策时,设定单退圩运用频率为 5~10
               年,但在实践中直到 2020 年才首次运用。分析其原因,固然有防洪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取得显著进步
               的缘故,长江中上游以三峡为代表的水库群联合调度作用明显                              [19] ,使鄱阳湖区有能力在一般洪水下
               不启用单退圩。但在运用中也暴露出新形势下防洪减灾体系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在缺乏法律硬性
               约束下,对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 550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