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5期
P. 46
区的使用频率。
1.4 蓄滞洪区和单退圩运用条件 根据《长江洪水调度方案》,鄱阳湖区洲滩民垸和蓄滞洪区启用条
件为:湖口水位达到 20.50 m 时,并预报继续上涨,视实时洪水水情,长江干堤之间、鄱阳湖区洲滩
民垸进洪,充分利用河湖泄蓄洪水。湖口水位达到 21.50 m(鄱阳湖万亩以上单退圩堤水位为 21.68
m,即 1954 年最高洪水位)时,洲滩民垸应全部运用。湖口水位达到 22.50 m,并预报继续上涨,首
先运用鄱阳湖区的康山蓄滞洪区,相机运用珠湖、黄湖、方洲斜塘蓄滞洪区蓄纳洪水。同时做好华
阳河蓄滞洪区分洪的各项准备。
江西对单退圩运用进行了细化:万亩(666.7 hm )以上受湖洪控制的为湖口站水位 21.68 m,受河
2
洪控制的为相应河段 10 年一遇的洪水位;万亩以下相应为湖洪 20.50 m 水位和河洪 5 年一遇洪水位。
表 2 为不同进洪条件的单退圩统计,从表中可看,湖控单退圩占比较大:座数占 78.3%,进洪量占
91.4%;其中湖控万亩以上虽仅 25 座,但进洪量占 61.1%。
表 2 鄱阳湖单退堤进洪条件统计
进洪条件 座数 进洪量×10 /m 3 圩内面积(万亩) 堤长/km
8
相应湖口水位 20.5m 163 11.22 31.50 326.4
相应湖口水位 21.68m 25 22.56 63.52 204.4
相应河段 10 年一遇洪水 1 0.33 1.30 11.6
相应河段 5 年一遇洪水 41 2.03 8.79 120.8
其他 10 0.80 2.89 20.7
小计 240 36.95 108.00 683.9
2 2020 年洪水实践
图 2 为湖口站 1999 年以来历年最高洪水位。从图中看,2016、2017 年湖控单退圩达到 20.5 m 运
用条件,1999、2020 年达到 21.68 m 全部运用条件,由于 1999 年“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尚在实
施期,2016、2017 年湖口站水位超 20.5 m 后预测涨幅有限,故仅 2020 年进行了首次运用。
2.1 洪水过程与组成 2020 年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长江中游和鄱阳湖流域遭遇多轮集中强降雨,
长江中下游降雨偏多 1.5 倍。7 月上旬江西平均降雨比常年多 4 倍,局地达 5 ~ 6 倍(图 3),尤其是 8—
9 日全省平均降雨达 108 mm,为 1961 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之最。
湖口站是鄱阳湖出口控制站,集水面积约为 16 万 km ,表 3 为该站 2020 年 7 月各区间水源不同时
2
段的总入流洪量组成。从洪量组成看,赣江外洲站各时段来水占比均最大,为 23.6%~26.3%;鄱阳
湖区间居第 2 位,占比 22.3%~23.6%之间;但从入湖洪量与各区间集水面积对比看,赣江洪量占比
远小于其集水面积占比例,由于赣北地区 7 月上旬持续集中暴雨,导致鄱阳湖区间和饶河入流贡献明
显,对鄱阳湖洪水的形成起了突出作用。7 月 6—8 日,湖口站发生长江水倒灌现象,倒灌总水量 3.0
降雨量/mm
图 2 湖口站 1999—2020 年最高洪水位 图 3 2020 年 7 月上旬鄱阳湖各流域降雨量统计
— 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