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2021年第52卷第9期
P. 60

三种输运状态之间的转换主要取决于流速、繁
               殖体几何特征、吸胀作用以及水体障碍物。水
               媒 被 认 为 是 外 来 入 侵 物 种 传 播 的 主 要 媒 介 之
               一,会加剧物种入侵导致的生态灾难,在掌握
               入侵物种水媒传播机制的前提下,制定针对性
               的生物学或生态学阻断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
               其所带来的生态灾害,相关研究涉及生物生态
               学、地貌学和水动力学等学科的交叉应用。
                   本 文 明 确 了 水 媒 传 播 过 程 包 括 三 个 阶
               段 , 每 个 阶 段 都 包 括 复 杂 的 时 空 尺 度 , 实 现
               从 单 一 、 静 态 的 平 衡 模 型 向 集 成 、 动 态 的 耦
               合 模 型 发 展 的 前 提 是 解 决 多 尺 度 时 空 耦 合 问
               题 。 然 而 , 这 首 先 需 要 明 晰 水 文 节 律 与 植 被
               物 候 特 征 , 水 流(风)、 繁 殖 体 与 水 体 障 碍
               物 , 水 流 、 泥 沙 、 营 养 物 质 与 栖 息 地 条 件 ,              图 5  浮力繁殖体主要颗粒特征与决定其迁移过程的主
               环 境 胁 迫 与 植 物 竞 争 这 些 重 要 交 互 作 用 机                         要作用机制之间变化关系概图
               制 。 其 中 , 水 流 既 是 主 要 输 运 媒 介 及 动 力
               源,也是主要的干扰因素载体,从水动力及水环境出发必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湿地植被生
               态系统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非线性特点,即使是多元交互影响的本质物理规律也难以被全面理解或
               者通过微分方程进行描述。对于更为复杂的生态动力学机理,许多方面的定性认识尚需完善,通
               过大量连续或非连续的观测数据,以软计算方法为手段来获取足够可信度的生态动力学规律,将
               会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69-70] 。
                   水媒传播对于提高植物群落的生态恢复能力、在生态系统遭遇巨大破坏事件之后提升生态恢复效
               率,以及防治局部的植物灭绝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在较长时间序列里,一些偶然的扩散事件可以
               强化当地的物种丰富度以及远距离植物群落之间的基因交流。水媒传播相关问题的研究正逐步从简单
               的现象学描述向机理模型转变,相应的应用也从单一、静态的平衡模型向集成、动态的耦合模型进
               步,笔者通过广泛总结领域内先进研究成果,认为其在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农田杂草生态化治理、入
               侵物种精细化防治、植被群落演替规律研究以及生态流量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乐观的应用前景。


               参   考   文   献:


                [ 1 ] 崔保山,蔡燕子,谢湉,等 . 湿地水文连通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16,52(6):738-746 .
                [ 2 ] NILSSON C,BROWN R L,JANSSON R,et al . The role of hydrochory in structuring riparian and wetland vegeta⁃
                       tion[J]. Biological Reviews,2010,85(4):837-858 .
                [ 3 ] CAIN M L,NATHAN R,LEVIN S A . Long-distance dispersal[J]. Ecology,2003,84(8):1943-1944 .
                [ 4 ] BOEDELTJE G E R,BAKKER J P,TEN BRINKE A L,et al . Dispersal phenology of hydrochorous plants in re⁃
                       lation to discharge,seed release time and buoyancy of seeds:the flood pulse concept supported[J]. Journal of
                       Ecology,2004,92(5):786-796 .
                [ 5 ] SANNIKOV S N,SANNIKOVA N S . The hypothesis of hydrochorous dissemination of populations of conifers[J].
                       Russian Journal of Ecology,2007,38(2):75-79 .
                [ 6 ] GREET J O E,ANGUS WEBB J,COUSENS R D . The importance of seasonal flow timing for riparian vegetation
                       dynamics:a systematic review using causal criteria analysis[J]. Freshwater Biology,2011,56(7):1231-1247 .
                [ 7 ] NATHAN R,KATUL G G,BOHRER G,et al . Mechanistic models of seed dispersal by wind[J]. Theoretical
                       Ecology,2011,4(2):113-132 .

                 — 1066  —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